,与艾伦一起进行设计课程表的工作。他们利用上次同信息科学公司的交易中得到的免费电脑机来进行这项程序设计。同时,湖滨中学也为设计课程表的电脑机支付了费用。任务完成后,他们最后获得了2000美元的酬金。与信息科学公司的那笔交易相比,这只能算是为母校做贡献。当然,这也是盖茨和艾伦愿意做的。后来,他俩发财后,为湖滨中学捐了220万美元。他们还将捐款所建的演讲厅命名为“埃文斯”厅,以纪念那位过早夭折的战友。当然,这已是后话。
课程表软件设计取得成功后,盖茨又继续寻找其他机会赚钱。他给周围的学校发函,表示愿意为它们设计课程表程序,并愿意提供九五折优惠。
他在联络信中说:“我们应用了一种由‘湖滨’设计的独特的课程管理电脑系统。我很荣幸地向贵校推荐这一产品。服务上乘,价格优惠——每个学生收费2250美元。望有机会进一步与贵方商洽此事。”
可惜,他的业务联系未取得效果。因为不是每个学校都需要这种服务。
后来,比尔·盖茨终于揽到一实验学院设计一套学籍管理软件。他这生管理协会洽谈的,正好他的姐姐克里斯蒂娜是该协会成员之一。当学校的报社了解到她的弟弟是该项设计的承接人后,便指责管理协会以权谋私。结果,盖茨只从这项设计中赚得很少的钱,大约只有500美元。真可谓“没吃到羊肉,反惹了一身臊”。
盖茨虽然聪明,但以他当时的电脑水平,肯定不会有多了不起,不过他这种赚钱心切的态度,确实很了不起。他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却到处找门路赚钱,发财的欲望如此强烈,焉能不发财?
很多事就是这样,当你有达到某一目的的强烈愿望,并以这种愿望作为行动的内驱力时,就极有可能达到目的。
这是因为,不管是聪明也好,愚蠢也好,都不可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也不可能处处倒霉,步步不顺。如果达成目的的愿望不够强烈,一遇到不顺利,就可能退缩不前,又怎能步入后面的顺境?而具有坚定信念的人,眼光盯着自己的目标,不以一时一事动摇自己的决心。这样,将逆境闯过去,在顺利时求发展,自然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只有敢想敢做敢于尝试,才能取得成功。与其不尝试而失败,不如尝试了再失败,不战而败是一种极端怯懦的行为。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者,就必须具备坚强的毅力,以及勇气和胆略。当然,敢冒风险并非铤而走险,敢冒风险的勇气和胆略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顺应客观规律,加上主观努力,力争从风险中获得利益,这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