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朕该如何决策?是议和还是战?”
王皇后诧异的侧首看着陛下,没想到陛下竟拿这件事询问自己。
“朝中那么多大臣,陛下何故来问妾,妾不过是个妇人罢了。”王皇后笑着拒绝回答了陈乾的问题,“后宫不得干政,妾作为皇后更是要谨记于心。”
“无妨,梓潼只同朕说,朕不会告诉他人的。”陈乾抬手将亭子里跟着伺候的侍女、内侍全都让他们退了出去。
他低头凑近她的耳畔,温热的气息扑至她细白的脖颈间,一直在她耳边说着“梓潼不妨同朕说说,给朕出出主意”之类的话。
明明是很暧昧的动作,他却用颇为委屈、忧伤的语气同她说话,大抵有一种就是我都这样了,你居然不答应我。
无法,怕他再闹,她也只能答应同他说说了。
“那妾就说说,”王皇后面色平静,双手紧紧地握着陈乾的手看着他,问:“陛下是想议和还是想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还未等陈乾作答,王皇后就替他把话说了出来,“依妾来猜陛下并不想议和。”
陈乾颔首并未反驳她的话,他的确是不想议和。
王皇后继续道:“陛下可问了御史大夫?”
陈乾:“朝中三公朕都询问了,卢知理赞同议和。”
陈乾同王皇后说起了在年前就问过三公,并将他们的话又同王皇后说了一遍。
王皇后听了后,温和的笑着,赞扬着,“妾也觉得御史大夫说的不错,御史大夫为人虽爱护短、排除异己,但在朝廷大事上却不糊涂。
三国征战多年,伤亡甚多,陈国虽兵强马壮,然常年征战,国库不充盈。
御史大夫这一点倒是说的没错,妾也赞同。”
关于御史大夫的观点,王皇后也甚为赞同。
“陛下,妾虽是世家女子,但也知道战争多了,受伤的永远都是百姓,有一话叫:亡,百姓苦;兴,百姓苦。
百姓也不管坐上帝位的是谁,有屋可住,有衣可穿,有饭可食,有水可饮,有碳可暖,生活富裕便足矣。”
这些陈乾也知道,也不打断她的话继续听着。
“然陛下有统一天下、安定百姓之夙愿,战迟早是要战的,可却不是这个时候。”王皇后摇头说着。
陈乾不解,问她:“为何不是这个时候?若不是燕国因内乱首先要提出议和,想来梁国也不会有议和之心。”
若无议和,想来战还是要打的。
“因为三国征战,伤亡甚多,陈国虽兵强马壮,然常年征战,国库不充盈。”王皇后笑着,直接将御史大夫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作为陈国一国之母与一国之君的他们来说,最是明白陈国的国库到底充盈不充盈了。
“打战首要的便是粮草先行,若无粮草,何谈打战?”
不知为何,听她这么轻轻柔柔的一说,陈乾倒是想通了。
以往他自己想的时候,心里就是怎么想也不愿意议和,再加上“安王府遇刺”一事,他就更不想议和了。
“妾说这些话着实在陛下面前班门弄斧了,其实陛下也应想过要议和,只不过却因为安王府遇刺一事而打消了这个想法。”
陈乾点头,这一点又被王皇后给说中了,的确是有因这件事而打消了议和这个想法。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迟迟没有同燕、梁的使臣商议议和之事。
如今听了王皇后的一番话,陈乾倒是觉得自己太小题大做了,不应如此。
听完王皇后一番话,陈乾倒也想明白了,握着她的手,目光甚是柔情的看着她,同她说着:“知我者,姝瑜也!”
王皇后低眉浅笑的抽回握在他手中的手,笑而不语。
既然已经同王皇后商议了要不要议和之事,陈乾便也不在意的同她商量着议和期限。
陈乾想了想,便将议和的期限同她说了起来,“即是要议和,便要选个议和期限,朕想了一个十年之其,梓潼觉得如何?”
“十年?”大约是陛下的应允,现在王皇后一点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