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弃凡尘 走瀚海牵肠归故土

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弃凡尘 走瀚海牵肠归故土

到船,岂不是要了他的命?你们既然想回去,我们也不多耽搁时间,就从今天开始,再等半个月,如果还没有消息,就任凭你们开船。”众人没办法,只好一起等着,每天都抱怨不停。林之洋装作没听见,还是每天上山寻找。

不知不觉,半个月的期限到了,众水手收拾好准备开船。林之洋还是不死心,一定要约多九公再到山上看看,才肯开船。多九公只好陪他上山。两人在山上各处找了很久,出了好几身大汗,走得腿脚发软,这才顺着原路返回。走了几里路,路过小蓬莱石碑的时候,只见上面写着一首诗,字迹龙飞凤舞,墨汁还很湿润。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的是:“逐浪随波几度秋,此身幸未付东流。今朝才到源头处,岂肯操舟复出游?”诗的后面写着:“某年月日,因返小蓬莱旧馆,谢绝世人,特题二十八字。唐敖偶识。”多九公说:“林兄,你看到了吧?我早就说过,唐兄肯定是成仙离开了,你一直不相信。他的诗句先不说,你只看‘谢绝世人’这四个字,其他的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走吧,别再痴心寻找了。”回到船上,多九公把诗句写下来,给吕氏等人看。林之洋无可奈何,只能含着眼泪,任由众人开船。兰音望着小蓬莱的方向,悲痛大哭。婉如、若花也忍不住落泪。随后,船扬帆朝着岭南驶去,一路上平安无事。

航行了半年多,第二年六月,他们到达了岭南。多九公等人各自回去交接事务。林之洋和妻子女儿带着兰音、若花回到家中。见到江氏,大家相互行礼。众水手把行李搬来,林之洋再仔细查看,发现唐敖包裹里的所有衣物、被褥都在行囊中,只有笔砚不见了踪影。林之洋夫妇看着这些物品,触景生情,悲痛万分。江氏问清了事情的详细经过,也十分叹息,说道:“姑娘那边这两年经常派人来问消息,还嘱咐如果有回来的日子,一定要送个信过去,免得她牵挂。”林之洋听了,不禁跺脚说道:“这事让我怎么跟妹子交代?她埋怨我还是小事,要是她悲痛过度生了病,再丢了性命,这可怎么办?”吕氏说:“现在不如先瞒着这件事。我们见到姑娘,就说姑爷已经去长安了,要等参加完考试才能回来。先这样应付着,保住眼下的平静。等过些时候,再想办法。”林之洋说:“你怀着身孕,不方便去。明天我去见妹子,只能暂且撒谎。但妹夫的包裹得藏好,就怕妹子回来看见,不太妥当。”

吕氏说:“刚才兰音甥女说要去见她的寄母,明天就顺便把她带去。”林之洋说:“按理说应该把她送去;可要是她管不住自己的嘴,把事情说出去了,那可怎么办?这样吧,我和九公商量一下,先把兰音、若花寄住在九公家里,让她们和九公的甥女作伴,我们再慢慢商量长久的办法。”于是,林之洋和多九公商量好,把兰音、若花送了过去。兰音和若花摸不着头脑,又不敢违抗,只好先住下。幸好多九公把自己的两个甥女也接来作伴,一个叫田凤翾,一个叫秦小春,她们从小就跟着多九公读书,长得品貌出众,饱读诗书,而且针线活也做得很好,兰音、若花就跟着她们学习。这四个人年纪相仿,闲暇的时候,一起谈论文墨,倒也能打发时间。林之洋再三嘱托多九公照顾好她们。回到家中,林之洋又嘱咐丈母和女儿千万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第二天,林之洋雇了小船,带着水手,把女儿国送的银子搬到船上,朝着唐家出发。

唐敖的妻子林氏,自从得知唐敖降为秀才的消息后,便天天盼着他回家。后来收到家书,才知道丈夫虽然回到了岭南,却因为心情郁闷、疾病缠身,羞于回到故乡,已经和哥嫂一起登上海船,飘洋远去了。林氏得到这个消息后,担心丈夫受不了海上的辛苦,时常忧心忡忡,还经常和女儿小山抱怨哥嫂。唐敏夫妇对此也时常埋怨。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

这天,唐小山因为思念父亲,心情烦闷,无所事事,偶然间写了一首思亲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梦醒黄粱击唾壶,不归故里觅仙都。

九皋有路招云鹤,三匝无枝泣夜乌。

松菊荒凉秋月淡,蓬莱缥缈客星孤。

此身虽恨非男子,缩地能寻计可图。

小山刚写完,就看见唐敏笑嘻嘻地走了进来。唐敏把诗看了一遍,不禁点头称赞道:“满腔的思亲之情,句句都流露在纸上。没想到侄女的诗学,近来竟然进步这么大。最后一句的意思虽然很好,但茫茫大海,又从哪里去寻访呢?大概不久之后,你父亲就会和你母舅一起回来了。”小山在一旁恭敬地站着,问道:“今日叔父为什么满面笑容,莫非是得到父亲回来的消息了?”唐敏说:“刚才我在学馆里看到了一道恩诏,这可是盛世才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