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都不收取别人的,那你的衣服饮食,从哪里来?你就是黄巾张角之类的人,现在如果不杀你,必定会成为后患!”叱令左右将他斩首。张昭劝谏说:“于道人在江东几十年,并没有什么过错,不能杀害他。”孙策说:“这种妖人,我杀他就像杀猪狗一样!”众官都苦苦劝谏,陈震也加以劝说。孙策怒气未消,命令暂且将于吉囚禁在狱中。众官都散去,陈震回到馆驿休息。
孙策回到府中,早有内侍把这件事告诉了孙策的母亲吴太夫人。夫人把孙策叫到后堂,对他说:“我听说你把于神仙关进了监狱。这个人经常医治百姓的疾病,军民都很敬仰他,不能加害他。”孙策说:“这是个妖人,能用妖术迷惑众人,不能不除掉!”夫人再三劝解。孙策说:“母亲不要听外人的胡言乱语,孩儿自有主张。”于是出去叫来狱吏,把于吉提来审问。原来狱吏都敬重信任于吉,于吉在狱中时,他们都去掉了他的枷锁,等到孙策传唤,才给他戴上枷锁带出来。孙策查访得知后大怒,严厉斥责狱吏,仍然将于吉戴上刑具,关回狱中。张昭等几十人联名写状子,拜求孙策,请求保住于吉的性命。孙策说:“你们都是读书人,怎么这么不明事理?从前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经常用红帕裹头,自称这样可以增强出兵的威势,后来竟然被敌军所杀。这种事情毫无益处,只是你们还没有醒悟罢了。我想要杀于吉,正是为了禁绝邪恶,使人觉悟。”
吕范说:“我一向知道于道人能祈风祷雨。现在天旱,为什么不让他祈雨来赎罪呢?”孙策说:“我倒要看看这个妖人有什么本事。”于是命令从狱中把于吉带出来,打开他的枷锁,让他登上祭坛求雨。于吉领命后,立即沐浴更衣,用绳子把自己绑在烈日之下。观看的百姓挤满了街道。于吉对众人说:“我求下三尺甘霖,来拯救万民,但我终究免不了一死。”众人说:“如果真有灵验,主公一定会敬服。”于吉说:“气数到了这个地步,恐怕难以逃脱。”过了一会儿,孙策亲自来到祭坛,下令说:“如果到午时还没有下雨,就将于吉烧死。”先让人堆积干柴等候。快到午时的时候,狂风突然刮起,风过后,四下里阴云渐渐聚合。£?e鸿?特[小{说:网= ]**无÷错ˉ?|内)§容§]孙策说:“时间已经快到午时了,只有阴云,却没有甘雨,这分明就是妖人!”叱令左右将于吉抬上柴堆,四处点火,火焰随风而起。忽然看见一道黑烟冲上天空,一声巨响,雷电齐发,大雨倾盆而下。顷刻之间,街市变成了河流,溪涧都涨满了水,足足下了三尺深的好雨。于吉仰卧在柴堆上,大喝一声,云收雨住,太阳又露了出来。于是众官和百姓一起将于吉从柴堆上扶下来,解开绳索,再三拜谢。孙策看见官员和百姓都在水中下拜,不顾身上的衣服,顿时勃然大怒,叱责道:“晴雨是天地的定数,妖人偶然趁机,你们怎么能如此迷惑混乱!”拔出宝剑,命令左右赶快将于吉斩首。众官极力劝谏,孙策发怒说:“你们都想跟从于吉造反吗!”众官于是不敢再说话。孙策叱令武士将于吉一刀砍头落地,只见一道青气向东北方向飘去。孙策命令把于吉的尸体在街市上示众,以正妖妄之罪。
当天夜里,风雨交加,等到天亮,于吉的尸首却不见了。看守尸首的军士报告给孙策,孙策大怒,要杀看守的军士。忽然看见一个人从堂前缓缓走来,一看,竟然是于吉。孙策大怒,正要拔剑砍他,忽然昏倒在地。左右急忙把他救进卧室,过了半晌才苏醒过来。吴太夫人来看望他的病情,对孙策说:“我儿屈杀了神仙,所以招来这场灾祸。”孙策笑着说:“孩儿自幼跟随父亲出征,杀人如麻,哪有招来灾祸的道理?现在杀了妖人,正是杜绝大祸,怎么反而会给我带来灾祸呢?”夫人说:“因为你不信,才会这样,现在可以做善事来消除灾祸。”孙策说:“我的命运由天决定,妖人绝对不能给我带来灾祸,何必消除呢!”夫人料想劝不动他,就自己让左右暗中做善事来消除灾祸。
当天夜里二更时分,孙策躺在内宅,突然阴风骤起,灯熄灭后又亮了起来。在灯影之下,他看见于吉站在床前。孙策大声喝斥道:“我一生发誓要诛杀妖邪虚妄之人,来平定天下!你既然已经成了阴鬼,怎么敢靠近我!”拿起床头的剑掷向于吉,于吉忽然不见了。吴太夫人听说这件事后,更加忧愁烦闷。孙策便带病勉强起身走动,想让母亲宽心。母亲对孙策说:“圣人说:‘鬼神的功德,是多么盛大啊!’又说:‘向天地神灵祈祷。’鬼神的事情,不可不信。你冤杀了于先生,难道没有报应吗?我已经让人在郡里的玉清观设坛祭祷,你可以亲自去拜祭祈祷,这样自然就会平安。”孙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