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里路,忽然北风呼啸,大雪纷纷扬扬,山峦像是用美玉堆砌而成,树林仿佛被银装素裹。张飞说:“天寒地冻,连打仗都不适合,怎么适合去远地拜访一个没什么用处的人呢!不如回新野躲避风雪。”刘备说:“我正是想让孔明知我求贤的殷切心意。如果你们怕冷,可以先回去。”张飞说:“死我都不怕,难道还怕冷吗!只是怕哥哥您白白劳神费力。”刘备说:“别多说了,只管跟着我一起去。”快到茅庐的时候,忽然听到路旁酒店里有人唱歌。刘备停住马仔细听。那人唱道: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老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
一曲唱完,又有一人拍着桌子唱起来。他唱道:
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两人唱完,拍手大笑。刘备说:“卧龙先生难道在这里吗!”于是下马走进酒店,看见两个人面对面坐在桌前饮酒,坐在上首的人面色白净、胡须很长,下首的人容貌清奇古朴。刘备拱手行礼问道:“二位谁是卧龙先生?”长须的人说:“你是谁?找卧龙先生有什么事?”刘备说:“我是刘备。想拜访先生,寻求济世安民的办法。”长须的人说:“我们不是卧龙,都是卧龙的朋友。我是颍川的石广元,这位是汝南的孟公威。”刘备高兴地说:“我早就听闻二位大名,有幸相遇。现在有随行的马匹,恳请二位和我一同前往卧龙先生的庄上畅谈一番。”石广元说:“我们都是懒散的山野村夫,不懂治国安民的事情,不敢劳烦您来询问。您请上马,自己去寻访卧龙吧。”
刘备于是辞别二人,上马前往卧龙冈。到了庄前下马,敲门问童子:“先生今天在庄里吗?”童子说:“正在堂上读书。”刘备十分高兴,便跟着童子进去。到了中门,只见门上写着一副大大的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刘备正在观看,忽然听到吟咏的声音,便站在门旁偷看,只见草堂之上,一个少年抱着膝盖,对着火炉唱歌: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刘备等他唱完,走上草堂行礼说:“我早就仰慕先生,一直没有机会拜见。昨天承蒙徐元直推荐,特地来到仙庄,没见到先生只能空着回去。今天特意冒着风雪前来,能见到先生尊容,实在是万幸!”那少年急忙回礼说:“将军莫非是刘豫州,想见我兄长吗?”刘备惊讶地问:“先生又不是卧龙先生?”少年说:“我是卧龙的弟弟诸葛均。我们兄弟三人,大哥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那里做幕宾;孔明是二哥。”刘备说:“卧龙先生现在在家吗?”诸葛均说:“昨天被崔州平约去,外出闲游了。”刘备问:“去哪里闲游了?”诸葛均说:“有时驾着小船在江湖中游玩,有时到山岭上去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觅朋友,有时在洞府里弹琴下棋。行踪不定,不知道去了哪里。”刘备说:“我刘备的缘分怎么如此浅薄,两次都见不到大贤之人!”诸葛均说:“请稍坐,我去上茶。”张飞说:“那先生既然不在,就请哥哥上马回去吧。”刘备说:“我既然到了这里,怎么能一句话不说就回去呢?”于是问诸葛均:“听说令兄卧龙先生精通韬略,每天研读兵书,是真的吗?”诸葛均说:“我不知道。”张飞说:“问他干什么!风雪这么大,不如早点回去。”刘备喝止了他。诸葛均说:“家兄不在,不敢久留您,改天我一定去回礼。”刘备说:“哪敢劳烦先生屈尊前往。过几天,我还会再来。希望能借纸笔写一封信,留给令兄,表达我刘备的殷切心意。”诸葛均于是拿来笔墨纸砚。刘备呵开冻得僵硬的毛笔,展开纸张,写道:
我长久仰慕您的大名,两次前来拜见,都没见到您,只能空着回去,心中十分惆怅!我想到自己身为汉朝的后裔,忝居名爵之位,眼见朝廷衰微,纲纪崩坏,群雄祸乱国家,奸党欺瞒君主,我痛心疾首。我虽有匡扶天下的诚心,却实在缺乏经世治国的谋略。仰望先生仁慈忠义,希望您能慷慨施展像吕望一样的大才,运用如张子房一般的谋略,那真是天下的大幸!国家的大幸!先写这封信表达我的心意,之后我会斋戒沐浴,再来拜见您,当面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