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师。马岱立下了讨伐叛逆的功劳,后主便把魏延原来的爵位赐给了他。杨仪呈上诸葛亮的遗表,后主看完后悲痛大哭,下旨挑选墓地安葬诸葛亮。费祎上奏说:“丞相临终前,吩咐要葬在定军山,不用修筑墙垣砖石,也不用任何祭物。”后主听从了这个建议。在当年十月的吉日,后主亲自送诸葛亮的灵柩到定军山安葬,还降诏祭祀,追封谥号为忠武侯,并下令在沔阳修建庙宇,四季供奉祭祀。后来,杜甫写诗道: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还写过另一首诗: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后主回到成都后,突然有近臣上奏:“边境传来消息,东吴派全琮率领数万兵马,驻扎在巴丘界口,不知是何用意。”后主大惊失色,说道:“丞相刚刚去世,东吴难道要违背盟约,侵犯我们的边界?这可如何是好?”蒋琬上奏说:“臣愿担保王平、张嶷率领数万兵马驻扎在永安,以防意外。陛下还需再派一人前往东吴报丧,顺便探探他们的动静。”后主说:“这得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当使者。”这时,一人应声而出,说道:“微臣愿意前往。”众人一看,此人是南阳安众人,姓宗,名预,字德艳,担任参军、右中郎将。后主十分高兴,立刻命令宗预前往东吴报丧,并打探虚实。

宗预领命后,直接前往金陵,进宫拜见吴主孙权。行完礼后,宗预见孙权左右的人都穿着素衣。孙权神色严肃地问道:“吴、蜀已经结为一家,你们主公为什么还要增加白帝城的守军呢?”宗预回答说:“臣认为,东边增加巴丘的戍卫,西边增加白帝城的防守,都是形势所需,这都不足以相互质问。”孙权笑着说:“你不亚于邓芝啊。”接着对宗预说:“朕听说诸葛丞相归天,每天都伤心流泪,还让官僚们全都穿上孝服。朕担心魏人趁蜀国大丧之际进攻,所以增加了巴丘的守兵一万人,以便救援,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宗预叩头拜谢。孙权说:“朕既然已经答应结盟,怎么会有背义的道理呢?”宗预说:“天子因为丞相刚刚去世,特地派臣来报丧。”孙权于是取出一支金鈚箭,折断后发誓说:“朕如果违背前盟,子孙灭绝!”又派使者带着香帛和奠仪,前往蜀国祭祀。

宗预辞别吴主,和东吴的使者一同回到成都,进宫拜见后主,上奏说:“吴主因为丞相新亡,也伤心流泪,让群臣都穿上孝服。他们增加巴丘的兵力,是担心魏人乘虚而入,并没有别的心思。现在吴主折箭为誓,不会背叛盟约。”后主十分高兴,重重赏赐了宗预,又优厚地招待东吴使者,打发他们回去。随后,后主依照诸葛亮的遗言,加封蒋琬为丞相、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加封费祎为尚书令,协同处理丞相事务;加封吴懿为车骑将军,持符节总督汉中;姜维被封为辅汉将军、平襄侯,总督各处人马,和吴懿一起出兵驻扎在汉中,以防备魏兵。其余的将领和校尉,都依旧担任原来的职务。

杨仪自认为自己的官职和资历都比蒋琬老,可职位却在蒋琬之下,而且自恃功劳高,却没有得到丰厚的赏赐,心中不满,口出怨言。他对费祎说:“以前丞相刚去世的时候,我要是率领全军投降魏国,怎么会像现在这样落寞!”费祎便把这话写成密奏,上表给后主。后主大怒,下令将杨仪关进监狱审问,想要将他斩首。蒋琬上奏说:“杨仪虽然有罪,但以前跟随丞相时立下不少功劳,不可斩首,应当贬为平民。”后主听从了建议,将杨仪贬到汉嘉郡为民,杨仪羞愧难当,自刎而死。

蜀汉建兴十三年,也就是魏主曹睿青龙三年、吴主孙权嘉禾四年,三国都没有兴兵打仗。单说魏主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尉,总督军马,镇守边境各处,司马懿拜谢后返回洛阳。魏主在许昌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又在洛阳建造朝阳殿、太极殿,修筑总章观,这些建筑都高达十丈。此外,还修建了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命令博士马钧监督建造,这些建筑极其华丽,雕梁画栋,碧瓦金砖,在阳光下光辉耀眼。曹睿征选了天下三万多巧匠、三十多万民夫,日夜不停地建造,使得民力疲惫不堪,百姓怨声载道。

曹睿又下旨,在芳林园大兴土木,还让公卿们都去背土种树。司徒董寻上表直言劝谏:

自从建安年间以来,战乱导致百姓死伤无数,有的家庭甚至全家死绝,即便有幸存者,也多是遗孤、老人和弱者。如果现在觉得宫室狭小,想要扩建,也应当选择合适的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