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工接过报告,仔细看着数据,说道:“小李,高频闪烁模式下的稳定性问题很关键。你和小赵再研究一下光源的驱动电路,看看是不是哪里的参数设置不合理。争取在下周前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我们就能进行光线发射系统的整体联调了。”
与此同时,负责实验舱搭建的小周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陈工,江姐,实验舱的气密结构遇到了点麻烦。按照设计要求,舱内要能维持高精度的温湿度和气压控制,但目前的气密材料在低温环境下会出现微小的泄漏,影响整体性能。”小周一脸焦急地说道。江浅说道:“小周,别着急。我们一起想想办法。陈工,你觉得换一种气密材料怎么样?或者对现有的材料进行特殊处理?”陈工思索片刻,说道:“江姐,我觉得可以尝试对现有的气密材料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增强其在低温下的密封性。_s?j·k~s*a/p,p~.?c*o?m-另外,在舱体结构设计上,我们再增加一些密封冗余设计,双重保障实验舱的气密性。小周,你去联系材料实验室,看看哪种涂层材料比较适合,尽快安排测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逐步推进。经过数周的紧张调试和优化,光线发射系统、能量输入系统以及电流检测模块都取得了显着的改进。实验舱的气密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辅助道具的制作也接近尾声。“江姐,陈工,你们看这个古代祭台模型。”小刘小心翼翼地将一个精致的模型放在桌上,“按照古代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样式,我们还原了祭台的外形和一些关键装饰细节。旁边这几个法器模型也都制作完成了,你们看看是否符合要求。”江浅和陈工仔细端详着模型,江浅满意地说道:“小刘,做得非常好!这些模型很好地还原了古代祭台和法器的样子,放在实验装置中,能极大地增强古代仪式环境的模拟效果。陈工,现在整个实验装置的集成情况怎么样了?”陈工说道:“江姐,目前各个子系统都已经基本完成集成,正在进行最后的整体调试。预计再有一周时间,就能完成全部调试工作,我们就可以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进行新一轮的实验了。”江浅看着眼前凝聚着众人心血的改进实验装置,心中充满了期待。她深知,这个精心设计和改进的实验装置将为他们研究青铜棱镜打开新的局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揭开青铜棱镜更多的神秘面纱,为古代文明与时空奥秘的研究带来重大突破。在一个融合了古老神秘与现代科技气息的工作室内,江浅正与工程师陈工俯身于设计图纸前,周围摆满了青铜棱镜的研究资料、各种仪器的零件以及未完成的实验装置模型。灯光柔和地洒在他们专注的面庞上,映照着桌上凌乱却又充满思路的草图与笔记。江浅眉头微皱,手指点在图纸上一处光线发射系统的设计区域,说道:“陈工,目前的光线发射系统虽然能满足基本的实验需求,但对于模拟古代仪式中光线的精准度和特殊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你看能不能调整一下光线的聚焦方式,让光线能更集中地照射在青铜棱镜特定位置,就像古代仪式中可能出现的那样。”陈工推了推眼镜,仔细端详着图纸,说道:“江姐,您说得对。我考虑可以更换一种更精密的透镜组,通过调整透镜的曲率和间距,实现光线的精准聚焦。同时,采用新型的光源材料,能够更灵活地控制光线的颜色、强度和频率,这样或许能更好地模拟古代仪式中光线的复杂变化。”江浅眼睛一亮,说道:“陈工,这个想法太棒了!古代仪式中的光线可能蕴含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和功能,通过更精准地模拟,说不定能让青铜棱镜产生更明显的反应,为我们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那能量输入系统呢,你有什么优化思路?”陈工拿起一支笔,在图纸旁边空白处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说道:“江姐,能量输入系统目前的问题在于能量分布不够均匀,而且难以实现高精度的能量调控。我计划引入一种微纳能量阵列技术,通过微小的能量发射器阵列,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能量的输入位置、强度和波形。这样不仅能提高能量输入的精度,还能模拟出古代仪式中可能存在的复杂能量场。”江浅点头称赞道:“陈工,这个技术听起来很前沿,也很符合我们的需求。不过实施起来难度大吗?需要多久能完成相关设备的定制?”陈工思索片刻,说道:“江姐,这项技术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团队有相关的经验积累,应该能克服。设备定制周期大概需要两到三个月,期间我们还需要不断调试和优化,确保其与整个实验装置的兼容性。”江浅说道:“好的,陈工,时间上我们可以协调安排。另外,电流检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