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2018年至今所有涉及粉尘作业岗位的职业健康档案原件。
厚重的档案册被搬出布满灰尘的档案室,堆放在劳人科临时腾出的空桌上。林野作为调查组指定的“协助人员”,名正言顺地坐在了档案堆里。他戴着一副薄薄的橡胶手套,指尖快速而沉稳地翻动着泛黄的纸张,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过滤着每一行数字、每一个签名。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霉味和油墨味。档案里记录的粉尘浓度数据,看起来“完美”得无可挑剔,大多在国家标准限值以下,甚至标注着“优”的评价。但林野的眼神却越来越冷。他敏锐地捕捉到一种模式:所有超标的原始记录旁边,都无一例外地附着一份由同一家“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出具的、日期稍晚的“复测合格报告”。这家公司,正是段长小舅子名下的产业!
林野的指尖停留在一份2019年的档案页上,目光锐利如刀,落在设备采购清单末尾一个毫不起眼的“备注”栏。那里用极小的字体打印着:“口罩型号:at-kn95-001(安泰特供),采购备注:供应商提供额外‘维护服务费’,比例40%。” 林野的心跳猛地加速。他立刻起身,在劳人科科长惊疑不定的目光注视下,径直走向角落里那台连接着工区老旧设备管理系统的电脑。这台电脑的数据库,就像工区本身一样,陈旧而疏于管理。他飞速登录,点开尘封已久的设备采购入库模块,输入查询条件。屏幕上跳出的记录格式混乱,字段名都是些含糊不清的缩写。林野的手指在鼠标滚轮上快速滑动,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那些杂乱的数据。突然,他的动作停住了。光标停留在一行记录一个名为“bfbz”的字段上——一个极其隐蔽、几乎无人会去查看的“报废备注”字段。里面赫然填着一串数字和符号:“at-kn95-001 / 40% / yj”。 “40%”!还有那个“yj”——小舅子名字“杨健”的拼音首字母!这串看似无关的垃圾信息,如同一个被刻意掩埋的密码,冰冷地指向了那高达40%的惊人回扣比例和最终受益人!劳人科科长凑过来,看到屏幕上的内容,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色,如同浓稠的墨汁,再次浸透了巨人城工务段。调查组入驻的临时办公室灯火通明,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林野独自站在技术科巨大的监控屏幕墙前,目光紧紧锁定在g137区段实时传回的画面上。一台银白色的ai轨道巡检机器人,正沿着冰冷的钢轨平稳滑行,它的多光谱传感器如同敏锐的眼睛,无声地扫描着路基的每一寸土地。
突然,机器人流畅的滑行轨迹顿住了!它顶部的激光扫描器发出急促的红色旋转光,聚焦在路基边坡与一座小型涵洞接缝处。高清摄像头瞬间推近特写——一道清晰的、约两指宽的灰黑色裂缝,如同大地狰狞的伤口,赫然出现在屏幕上!裂缝边缘的泥土有细微的新鲜剥落痕迹。机器人的内置分析模块红灯疯狂闪烁,触发了最高级别的“结构沉降裂缝”警报!
林野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死死盯着监控画面,等待着刺耳的警报声撕裂夜的宁静,等待着整个工务段应急灯骤然亮起!然而,一秒,两秒,三秒……监控室里一片死寂。屏幕角落里,那个代表“沉降异常警报”的图标,依旧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死气沉沉的灰色!没有声音!没有灯光!没有应急响应!那道致命的裂缝警报,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在系统后台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悄无声息地吞噬了!屏幕上只有一行细小的、几乎被忽略的系统状态提示:“沉降值(0.05mm/天)低于预警阈值(0.08mm/天),忽略本次异常信号。状态:正常。”
好的,我们来为这段文字注入更多生命力,让它读起来更扣人心弦:
林野的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寒意瞬间攫住了他的四肢百骸。他猛地一个急转身,像一头被激怒的豹子,扑向旁边那台闪烁着微光的电脑——那连接着后台数据库的“心脏”。他的手指因为翻涌的愤怒与难以置信的震惊而剧烈颤抖,几乎要抓不稳键盘。他几乎是屏着呼吸,指尖飞快地敲击,调出后台日志,然后输入了那个熟悉的工号“z01001”,进行关联查询。
一行行代码如同失控的瀑布,轰然倾泻在屏幕上,密密麻麻,闪烁不定。林野的目光,锐利得如同在黑暗中搜寻猎物的鹰隼,飞速地扫过、过滤着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逻辑判断。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沉重如铅。突然,他的动作戛然而止,像被施了定身咒!光标死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