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猴 > 抗战军工:开局手搓八一枪 > 第103章 改良复装子弹工艺

第103章 改良复装子弹工艺

分身乏术,就算首长让他当赤峪枪弹厂的厂长,他也顾不过来。

光是水窑就够他头疼了,赤峪厂他也知道,不出意外马上就办起来了,保密代号为木厂,在今年五一开始批量生产复装枪弹,生产能力后来能达到每月2万多发!

这个产能,是在全厂职工只有五十多人的努力下达到的。

连厂房都是设在村里的关帝庙,能有这个产量绝对的牛比,其中离不开王厂长的带领!

“老高,这位是?”

“哦,这是我们柳沟的副厂长老王。”

苏卫恍然大悟,嘿,原来你就是老王啊。

不错,正是眼前的老王后来担任了赤峪村枪弹厂厂长,并带领职工利用有限的设备生产出步枪子弹铅头,再用回收弹壳装药制成子弹,日产近千发,为百团大战提供了有力支援。

此外,老王作为柳沟铁厂的副厂长,冶炼方面的能力自是毋庸置疑,之前苏卫提出缸塔法制酸时他也去水窑专门学习,只是学员太多,他当时没注意。

“苏厂长,欢迎您在百忙之中前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老王作为副厂长,在车间亲自带领工人复装子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参加劳动为光荣,浑身上下都脏兮兮的,尤其是那双粗糙的手,布满污垢,但正是这双手造出了一颗颗射向敌人的子弹!

单凭这种敬业精神,他就能胜任赤峪厂的厂长职务,何况本身能力出众,贡献突出,这样的人不当厂长谁当?

“老高,我觉得老王挺适合担任枪弹厂厂长啊,老王,你有这个意愿没?你要是有,到时候我和老高联名举荐你。”

“我当?这……首长们不是都内定让你来当了吗?”

“内定?谁给你说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在水窑多忙,根本顾不过来,你就当是为我分担一些工作量,拜托了啊。”

老王咽了口唾沫,“好是好,可我不能抢了你的位置……”

“你只要记住一点,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是!”

老王十分受鼓舞,老高也对苏卫的格局很是钦佩。

虽然只是一个五十多人的厂子,可苏卫要是想捞份荣誉,完全可以挂职,他就是不想占着茅坑不拉屎,不虚誉欺人,那既是在骗别人,也是再骗自己!

拿军民的未来发展和组织的信任当作权力的标榜,他做不到!

要实事求是,不忘初心。

退一步说,苏卫在水窑虽是副所长,但谁都知道未来肯定是要往上走,水窑现在都两千工人了!一个副所长的含金量,难道还比不上一个五十多人厂子的厂长?

再说苏卫可是部长的心头肉,老总们的大红人,其话语权不是职权来衡量的,是对人民的贡献!

苏卫自知,除了赤峪村枪弹厂,过俩月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局3厂,也开始复装子弹,到1941年底共复装子弹20多万发。

在整个1940年,我军晋东南、晋察冀等根据地年产复装子弹也都在10万发以上,使部队弹药奇缺的状况有所缓解。

度过1941、1942年最困难的时期后,我军不仅力量更壮大、反围剿更有力,军工部门的生产能力也显著提高。

到1943年,我军总部军工部复装子弹68万发,冀鲁豫军区达到17万发!胶东第1兵工厂最高时曾月产3万发,陕甘宁边区第1兵工厂最高月产量达13.5万发!

但后来随着战斗规模扩大,捡弹壳己无法满足需要了,所以在1944年,各根据地军工部开始生产全新子弹。

要新子弹,复装子弹也能不丢,要两条腿走路。

苏卫把柳沟厂所有的复装子弹工人都叫到了一起,“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几十名工人齐声呐喊。

“刚才我观摩了大家复装子弹全流程,大家做的很好,你们今天的贡献,一点一点抠出来的子弹,将来历史和人民都将铭记在心!”

“但是,有些环节可以做得更好,现在做如下优化调整……”

不用苏卫说,老王就立马掏出小本本当起了速记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