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修理、生产飞机时,就会用到铝合金材料焊接飞机机身、连接部件等主要结构件。
此外,日军从我国掠夺了大量战略资源,其中就包括铝,当下铝合金被视为重要战略物资,在抗战胜利后,还有人用日寇飞机残骸的铝合金制作成脸盆,由此可见日军战争时期掠夺我们多少资源!
而当下我军的铝合金来源十分有限,要么是战场缴获与回收,要么是根据地的有限生产,但因我军工业基础薄弱,缺乏铝合金冶炼和加工能力,通常是土法工艺对回收的铝制品,如罐头盒、废旧铝件等进行熔化再造。
不过,这类再生铝纯度低、强度差,难以用于制造武器装备,更多用于制作日常用品,如炊具,或简易零件。
其实之前李云龙他们缴获的那批日军修路器材里也有铝合金制品,如部分信号装置、继电器外壳、通信电缆接头等,为追求轻量化和抗腐蚀性,有的就是采用铝合金制造。
还有铁路信号灯的外壳、内部精密零件,或用于架空通信线路的绝缘子支架等,会使用防锈铝合金,如铝镁合金。
但这些铝材占比很少,关键是拆了不划算,还不如留着那些重要零件做更大用途,赔本的买卖不能干嘛。
既然部长说能搞来,那肯定就能了,重量上的优化条件就达到了,其次就是增强威力,31式迫击炮的炮炮弹杀伤半径对卧倒敌人仅七八米,且难以破坏敌人工事。
要改进弹体材质,如采用稀土铸铁等,增加装药量,或优化炮弹结构设计,提高破片数量和飞散效果,以增大杀伤半径,提升对有生力量的杀伤效果和对工事的破坏能力。
同时还可研发多种弹药,如配备长弹、超口径炮弹等,满足不同作战需求。
射程上,民31式使用普通炮弹最大射程为1000米,可通过优化炮管长度、内壁光洁度,改进发射药配方和装药方式,增加发射药能量利用率等方法,提高炮弹初速,进而增加射程,使其能在更远距离上对敌人进行炮击,减少己方暴露在敌方火力下的风险。
精度是优化瞄准装置,如采用更先进的光学瞄准镜,但这个显然想想就行了,就连国府初期都是机械瞄具呢,首到1946年,第五十三兵工厂的设计师才综合了澳式、法式、美式迫击炮瞄准镜的优点,设计出光学瞄具,适用于60mm、82mm、150mm迫击炮,后被命名为“中正式瞄准镜”,1947-1949年大量配用在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上。
但我们可以在机械瞄具基础上改进炮架的稳定性设计,减少射击时的晃动,从而提高射击精度。
就这样,经过半天的讨论,民31式的设计蓝图出来了,不过在苏卫绘制的图纸上当然不是写的民31式,而是40式60mm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