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阿婆又糊涂了。梁老师别介意,她总把游客当成...故人。\"
老妇人咧嘴一笑,露出参差不齐的黑牙:\"那支烛选中你了。\"她松开梁溪,将手中的白蜡烛硬塞进梁溪手里,\"它会告诉你真相。\"
蜡烛入手瞬间,梁溪眼前闪过无数碎片般的画面:燃烧的戏台、沸腾的大缸、尖叫着被拖入蜡油的人群...最清晰的是一个穿长衫的背影,左手小指上的翡翠戒指闪着冷光。
\"阿婆!\"阿吉厉声喝止,夺回蜡烛,\"您答应过不再提那些事!\"
老妇人退后几步,突然开始用嘶哑的嗓音唱起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正是梁溪在残烛中听到的《牡丹亭》唱段。
第四节:账本
傍晚,梁溪在客栈房间里仔细检查那支残烛。烛身的裂缝更大了,里面渗出更多暗红色蜡油,在桌面上形成一串数字:。
\"这是...日期?\"她翻出手机搜索,没有任何关于1937年10月3日的历史事件记录。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将吊脚楼的影子拉长投在墙上。那些影子扭曲变形,渐渐组成一个个站立的人形。梁溪猛地拉上窗帘,却听到木板走廊传来\"吱呀\"声——有人在她门外徘徊。
\"谁?\"她握紧防身用的钢笔。
没有回答,只有一张泛黄的纸片从门缝滑入。梁溪等脚步声消失后才捡起纸片,发现是一页残缺的账本,上面用毛笔写着:
\"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初三
收周记商行银元两百整
付戏班全数脂膏二十又三斤
备注:班主柳氏反抗,已处置\"
纸片背面粘着一张褪色的戏单残角,隐约可见\"《牡丹亭》全本\"和\"滇西周家堂会\"字样。
梁溪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她想起婚礼请柬上周家的祖宅地址——滇西鹤庆县,正是这个古寨所在的县域。
背包里突然传来\"啪\"的爆裂声。梁溪慌忙打开,发现残烛完全裂成两半,中间露出一小截发黄的纸条。展开纸条,上面用血一般的红漆写着:
\"戏已开场,角儿该登场了。\"
就在这时,房间所有的蜡烛——包括她带来的手电筒里的led烛光模式——同时亮起,火焰诡异地朝同一个方向倾斜。在无数摇曳的火光中,梁溪清晰地看到墙上浮现出七个蜡泪组成的大字:
\"勿点周家婚宴喜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