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猴 > 和珅:二号人物 > 第55章完结

第55章完结

有的读者又会问了,这个袁枚是在什么情况下赋诗颂扬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呢?

前面我们讲到了袁枚只当了10余年的官就辞官归隐不干了,他又喜好旅行,又爱交朋友。\咸~鱼-墈?书/ ¨已_发!布·最.薪/蟑¢洁/根据袁枚的上述特点,我分析这首诗应该是袁枚到北京看望他在北京的老朋友的时候写就的,他的老朋友应该是在咸安宫官学任教的老师,这个老师应该不但教过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而且应该很欣赏他们。

第二,我们可以看到,袁枚对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评价稍有不同。

袁枚当时实际上已经看出了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完全不同的性格,并据此预言出了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将来不同的前途。这实际上已经替我们初步解答了一些心中的疑问——为什么亲兄弟二人的性格完全不同。

造成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历程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学文的人性格容易变得内向,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人际关系,用来算计别人;学武的人则相反,他们必须外向,更加注重与他人在武功上的真实切磋,而不会把大量时间用在算计人上。!咸.鱼?看,书- _首!发/这就是造成和珅、和琳兄弟二人未来的性格如此不同的重要原因。

另外,和珅要比和琳的年龄大一些,从个人角度而言,他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弟弟像自己一样。这其实就跟我们现在社会上所有的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百万富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想法是一致的。

从袁枚诗中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在这所学校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为他们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朝里有人好做官

经过在咸安宫官学的学习生涯,厚积薄发的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已经具备了为官处世所有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了。应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机会很快就来临了,首先是和珅被吏部录用,承袭了祖先留给他们家的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职务,正式踏上了仕途。

按照大清朝的规矩,祖先留给后代的世袭职务,只能由一个人承袭。¢咸`鱼/看¨书-罔? ·首+发_所以,和珅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职务后,和琳就不能再承袭这个职务了。

但是,很快,和琳也被吏部录用,他以满洲文生员笔贴式这一职务开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笔贴式”是满语,意思是“办理文件、文书的人”,主要掌管翻译满汉奏章文书、记录档案文书等事宜,相当于今天的秘书工作。笔帖式升迁较为容易,速度较快,被称为“八旗出身之路”。由于和琳工作认真细致,政绩卓著,所以更是理所当然地不断升迁。

此时的和珅已是乾隆身边的一个红人了。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和琳在和珅的帮助下更是如鱼得水了。

和珅是怎么样帮助和琳的呢?

其实,由于和珅在咸安宫官学的内容侧重于文科,又比他的弟弟大几岁,所以为人处世的经验要比他的弟弟和琳多一些。

正因为如此,与他的弟弟和琳相比,和珅更加懂得在官场中的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现在我们通常称为“官场厚黑学”。

在和珅看来,这些官场中的游戏规则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全力以赴伺候好当时自己能够接触到的最高领导人。

这个最高领导人在当时来讲就是乾隆皇帝。要掌握乾隆皇帝的喜怒哀乐和个人好恶,要利用各种时机在乾隆皇帝面前充分展示兄弟二人的才华,这样才能达到迅速出人头地的目的。

上述这两种游戏规则,正是和珅本人的强项,在此游戏规则指导下,和珅做出的实际行动,我们在前面领略过一些。此时的和珅认为,自己已经出人头地,现在自己的弟弟和琳还暂时帮不上什么忙,倒是自己应该帮和琳一把。但是,自己应该如何帮助和琳呢?和珅想到了他心目中的官场游戏规则中的第二条。

第二,要想迅速升迁,就要充分依靠当朝权贵、国家的股肱之臣的力量。

和珅知道“强将手下无弱兵”的道理。和珅心想,在当时的朝廷中,最为乾隆皇帝信任的满洲大臣就要数当时任军机大臣的阿桂和当时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