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伊本·赫勒敦已经在恭候他前来。帖木尔对这小孩不感兴趣,但对伊本·赫勒敦很是敬仰,他立即召见了后者。作为政治家,伊本·赫勒敦代表苏丹;但作为历史学家,他自然很喜欢见到时代的最强者,即使自己生死未卜。两人年龄相仿:头发花白的征服者在他那宫殿般的营帐里接待了受人尊重的历史学家。
伊本·赫勒敦对这位“最杰出、最强大的国王”充满敬畏,他发现国王“很有智慧,富于洞察力,还喜欢沉醉于辩论或讨论中,辩论的内容有他知道的,也有他不知道的”。伊本·赫勒敦劝帖木尔释放一些马木鲁克俘虏,但“上帝的祸害”并不让步:大马士革遭到突袭和掠夺,伊本·赫勒敦称这是“一件绝对邪恶残忍和为人唾骂的行为”。去往耶路撒冷的路畅通无阻。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学者决定献城向帖木尔投降,并派了一支代表团带着岩石圆顶清真寺的钥匙。但当耶路撒冷人抵达大马士革时,这位征服者已率军北上,以彻底击败正在安纳托利亚兴起的势力,即奥斯曼土耳其人。1405年2月,在征讨中国的路上,帖木尔死去,耶路撒冷仍为马木鲁克所有。与帖木尔会面后,伊本·赫勒敦踉踉跄跄回到开罗,一年后死在自己的床上。他的学生法拉吉苏丹从未忘记他精彩的文化之旅:他常常回到耶路撒冷,在圣殿山上接受朝拜,在王室的大遮阳伞下,四周都是象征苏丹身份的横幅。他还将金子分发给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