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猴 > 耶路撒冷三千年 > 第139章完结

第139章完结

1814年8月9月,四十六岁的卡罗琳王妃开始了她不甚光彩的地中海之旅。¢鸿*特¢晓.说\王· `追,蕞!薪/璋\结?受到史密斯、赫斯特夫人以及形形色色十字军前辈朝圣者的鼓舞,卡罗琳宣称:“耶路撒冷是我的伟大夙愿。”

在阿克,王妃受到了“公义者”苏莱曼那个“缺一只眼睛、一只耳朵和一个鼻子的犹太人首相”的欢迎——苏莱曼帕夏不仅继承了“屠夫”的领地,而且留用了他的犹太人顾问——哈依姆·法尔希。“屠夫”死后十年,卡罗琳的侍臣对“在街上能看到多少人没有鼻子”感到好奇,但卡罗琳王妃却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这个“东方民俗的粗野盛况”。到达耶路撒冷时她带了一个二十六人的随行团,包括她收养的弃婴(可能是她自己的孩子)威利·奥斯汀(Willie Austin),以及她的新任情人巴托罗缪·佩尔加米,此人是个意大利士兵,比她小十六岁。1\3·1?t`x~t?.^c+o!m¢现在佩尔加米成为了男爵,是卡罗琳的管家,一位女士曾这样心醉神迷地描述他:他是个“6英尺(约1.8米)高的男人,有着一头漂亮的黑色头发,脸色苍白,小胡子能从这里伸到伦敦”!动身前往耶路撒冷时,卡罗琳带领着两百名随从,“看起来就像军队出行”。

卡罗琳进入耶路撒冷时骑着一头驴,就像耶稣一样,但是她过于肥胖,因此两边各需一个仆人搀扶。在圣救世主修道院,那些方济各会修士们护送着她进入她的套房。她的一个侍臣回忆说:“不可能画下当时的场景”,“男人、女人、小孩、犹太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希腊人、天主教徒、异教徒,全都来迎接我们”。他们大声喊着:“欢迎!”借着燃烧的火把的光亮,“很多根手指指向这个皇室朝圣者”,同时有声音呼喊着:“那就是她!”难怪如此——卡罗琳经常戴着“一头两边卷曲、几乎与她的无檐帽顶同样高度的假发,假眉毛(她天生就没有长眉毛),以及假牙”,当天她穿着一件深红色的礼服,礼服前后都裁剪得很短,而且太短了些,几乎不能遮盖她那“巨大而突起的腹部”。¨7~8*x,s\w?.+c,o*m,一个随从不得不承认,她进入耶路撒冷时“虽不失庄重,但确实让人觉得滑稽可笑”。

卡罗琳为自己是六个世纪以来第一个访问耶路撒冷的基督教王妃感到自豪,她极其希望“自己的崇高能够受人缅怀”,因此她创建了圣卡罗琳修道会,这个修道会有它自己的旗帜——一个镶有丁香花丝带和银饰品的红十字。她的情人佩尔加米是该修道会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伟大的掌控者”。返回时,她命人对她的这次朝圣活动画了一幅画《卡罗琳王妃进谒耶路撒冷》。

这个未来的英格兰王后对方济各会修士们给予了慷慨的捐助。1815年7月17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后第三周),卡罗琳“在社会各阶层的一片感谢声和惋惜声中离开了耶路撒冷”,考虑到当地的经济状况,不难想象群众会有这样的反应。

1819年,当大马士革的税收被提升了三倍时,这个城市再次发生了叛乱。这次,巴勒斯坦的强人、“屠夫”的孙子阿卜杜拉帕夏出兵镇压。[3]耶路撒冷被拿下后,总督亲手绞死了二十八个叛乱分子——其余的人在次日被斩首,所有尸体都陈列在雅法门外。1824年,奥斯曼帕夏、“犯罪者穆斯塔法”(Mustafa the Criminal)的野蛮行径终于引发了一场农民起义。在阿卜杜拉于橄榄山上炮轰农民起义军之前,耶路撒冷赢得了几个月的独立。19世纪20年代末期,一个勇敢的英国旅行者朱迪丝·蒙蒂菲奥里(Judith Montefiore)与她富有的丈夫摩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