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才把湖南与同时被秦征服的中原诸国即“中国”松散地联系到一起。湖南文化的代表人物屈原,因为不愿做亡国奴而悲愤地投江自杀。秦末,楚人起义推翻暴秦,帮助中国人建立了汉朝。而一部分湖南人早在避秦之时,就建立了一个隐秘的国家,叫“桃花源”,他们与世无争,爱好自由与和平的生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中国的更朝换代毫无关系。中国的唐朝曾出兵征讨湖南苗王,各有胜负,最后划界言和,唐大将乃与苗王立铁碑于湘西王村﹙即电影《芙蓉镇》外景所在地﹚,碑约自此两国“誓通盟好,互不相犯”,确认了湖南部分领土的主权。中国南宋时,杨幺在洞庭湖揭竿而起,称大圣天王,后被岳飞的侵略军镇压。明初,湖南不服中国人的统治,多次起兵反抗,朱元璋调兵对湘人进行了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又遣江西﹑安徽等地的大量中国人入湘定居,对湖南实行“汉化”,结果是这些中国人“入湘随俗”被湘化。鸦片战争后,湖南开始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如英国在长沙设有领事馆。及至太平天国兴起,清政权岌岌可危,湖南的曾国藩建立湘军进行讨剿,帮助中国人平定了内乱。后来又有湖南的左宗棠帮助清朝收复新疆。1911年辛亥革命,湖南人黄兴领导推翻满清的武昌起义,湖南本土亦宣布独立,从而脱离中国的统治,在事实上及法律上成为一个主权国家。民国八年,毛泽东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即驱逐中国北洋军阀张敬尧,取得成功。不久又提出“湖南自治”,主张“湘人自决主义”,并撰文明确要建立“湖南共和国”。北伐时,湖南首创“农会”形式,在广大的乡村行使政府职权,而独立于中国的官府统治之外。这一形式遭中国的镇压失败后,毛泽东又在湘赣边区发动秋收暴动,进而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区别于代表中国的中华民国。中国共产党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只有湘人毛泽东才是他们取得胜利的保证,于是就象满清推重藏传佛教那样推重湘传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这样才在1949年征服中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一个汉湘联盟的政府,满朝大员,湘人与汉人几乎对半,“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三位都是湘族,只有周恩来﹑朱德为汉族。在文化大革命中,汉人挑拨湘人之间的矛盾恶化,纵容造反派在湖南道县进行惨无人道的集体大屠杀。文革结束后,中国人又把经济濒临崩溃的责任推到湘人头上,以莫须有的罪名先后将两位名义上地位最高的湘化汉人华国锋﹑湘人胡耀邦革职,汉湘联盟破坏殆尽。现在,中国政府以改革开放为名,实行不平等经济政策,导致湖南与毗邻广东的差距越来越大,沦为广东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湖南经济增长率与西藏在“全中国”排名倒数第一﹑第二。大量湘人背井离乡,成为廉价的出口劳工,许多湘籍姑娘甚至迫于生活沦为妓女。在湖南本土,汉人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如普通话教学﹑禁止在广播电视中讲湘语等等,妄图消灭湘文化,使十倍于西藏人口的湘民族在世界上灭绝。所以,湖南完全有理由和西藏一样争取自身民族权利,脱离中国,重新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