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猴 > 百年功罪 > 第23章完结

第23章完结

中国历史上,对周边民族的关系永远都没有讲清楚过。\t*i^a\n*l,a,i.s,k/.?c.o?m¢一个原因固然是民族的变迁较为复杂,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这种对"臣服"的理解有问题。似乎"一朝为臣,终身为子",你向我称臣,你也就永远是我的啦。这种糊涂观念,至今仍为大多数的史学家们所认同。殊不知"臣服"只是暂时的,是政治、外交上的一种妥协和退让,是一种策略。谁拿它真当回事,就无法对历史自圆其说。

唐末天下分崩离析,中国又进入分裂时期,也就是五代十国。五代是叙述历史的主线,十国是割据各地的政权。就国祚而言,十国中最短的也比五代中最长的王朝要长出一倍。但值得一说的恰恰是五代,而非十国。五代政权都建立在中原,亦即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五代的嬗递,对后来中国的格局影响甚大。尤其应该谈到的是五代的第三代——后晋。

后晋仅存在了十一年,历二世而亡。但它的第一任皇帝石敬瑭,却干了留下千古骂名的一件事:割让云燕十六州与契丹,从而敞开了中国的门户,给后代的中国政府留下了无穷的隐患。·白!马_书¢院~ `庚_歆¨醉*哙.割让土地的目的是搬兵,以助自己灭后唐而称帝,相约事成之后以父礼事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他的部将刘知远进谏:"称臣足矣,何必称父;赠以金帛可以,何必割地。"石敬瑭不听他的,坚持割地称父。云燕十六州包括今北京,及河北、山西一带,面积与人口皆超过契丹本土。契丹得此土地后势力大增,一度挥军南下,攻破汴梁,北返后改国号为辽。

宋:复国抑或亡国

宋太祖赵匡胤再一次统一中国,结束了残唐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裂。这时的中国,已远不复汉、唐时的模样,版图大大缩水:失去了"云燕十六州",那外面的今日朝鲜、辽宁也就都失去了;宁夏,甘肃的大部也丢了,建立了一个西夏王朝;云南没收回来,贵州的一部分反而丢了;越南也脱离中国而独立。越南从公元前111年至公元939年,属于中国领土逾千余年。中国历代王朝多注重北方,以北方尤其中原一带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相对忽略南方。民族融合过程也以北方较为积极主动,南边则反而保留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和文化。千余年中,中国人也曾力图使红河一带的居民汉化,没有成功。~嗖-搜\晓¢税.枉* ,埂¨欣`醉*筷*但越南毕竟受中国文化的濡染很深,在以后的岁月中,它跟中国的交道还有得打。

宋朝是一个经营得有声有色,然而命运凄苦的朝代。它一经建立,首先必须面对一个北方强敌,那就是辽国。辽算不算中国(一部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史学家们多是躲躲闪闪含含糊糊,即便现在仍是如此。又是"汉族的狭义种族观念"、"中原的狭义区域观念"呀,又是"广义的中华民族"、"广义的中国"呀。算和不算,都理由既不充分,结论也很麻烦。其实以"大小"中国来界定,就十分准确和清晰。辽朝的主要疆域后来都被纳入"大中国"的版图,所以《辽史》应与宋史并列,为中国的正史之一。但"小中国"是没法把它包括进去的。这不是什么"汉族中心观念"的问题,完全是承系历史的脉络,因果不能颠倒。残唐五代有三个王朝(后唐、后晋、后汉)是沙陀人建立的,谁都认为它们是正统的"中国政府"。而辽国不是中国,理由有:一,辽的建国者及主要民族契丹,与匈奴一样,是在中国之外形成的,即使一度臣服于唐王朝,也基本上保持了独立,并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二,辽国虽然赚了中国的云燕地区,但它全盛时的辽阔疆域,绝大部与中国和中国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三,辽如果想当"中国",耶律德光南下灭后晋时赖下死活不走就得了,偏偏只呆了三个月就北返,还叹道:"吾不料中国人难治如此!"可见他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中国人,也不想当中国人;四,辽与中国历代王朝只有空间上的并列性,而没有时间上的承接性;五,金朝灭辽后,一部分契丹人随辽室残余西迁至中亚,建立西辽,历五主八十一年,如果辽是中国,岂不是说"中国人"跑到中亚一带立国八十年?甚为不通。

无论如何,宋、辽是两个国家,绝非一个国家中的两个政权。但辽国确实又已经埋下了"成为中国一部分"的一支伏笔,那就是割让出去的云燕地区。大量汉人融入契丹社会,不断进行着民族同化,到辽朝灭亡时,关内的契丹人几乎全部汉化,成了"中国人"。仅从这一点看,汉奸石敬瑭卖国,未见得不是一件好事。

在今东北一带崛起的女真人,曾臣服于辽朝,不料后来倒成了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