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中国达二百六十八年,中国人深藏的心结一直未能解开,即它也是一个“外来政权”!
於是,革命的民主主义意义退居其次,民族主义反倒成了第一主旨。孙中山成立兴中会的誓辞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很明显,呼号“驱除鞑虏”,比直接高喊“推翻帝制”更为有理、有力,更容易为民众接受。也就是说,煽动中国人的民族情绪,比启发他们的民主意识,作用要强烈得多。而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西方列强一次次打击下,也亟欲振作。辛亥革命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取得了成功。一省起义,各省先后宣布“独立”,即摆脱清廷,最后,朝中汉人总理大臣与南方临时政府搭成协议,迫使皇帝退位。共和建立,天下“光复”。
人们清算前朝的罪过,就象中国每一次改朝换代都要做的那样。鸦片战争以後那几十年的耻辱,的确也留给中国人以太深、太难磨灭的“冤孽般的”记忆。不止於此,追溯当年,清朝凭什麽入关?凭什麽占领和统治中国这麽多年?凭什麽把一个“外来政权”强加在中国人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