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团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儿童抗日 组织。/微·趣^暁\说.王. .勉\费~悦~黩.参加对象是 15 岁以下少年儿童。平时配合民兵站岗放哨,缉好捉匪, 宣传抗日道理,维护根据地治安;战时侦察送信,为部队作向导,配合游击 队、正规军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根据地。
九九起义 1944 年 9 月 9 日保加利亚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武装起义。 1944 年 8 月 26 日,在国内革命形势高涨和苏军逼近保境的形势下,保加利 亚工人党中央委员会通过准备武装起义的第四号通告。9 月 2 日,穆拉维耶 夫(Mуравьев)取代巴格里扬诺夫(Багрянов),组成新政 府,宣布保加利亚“完全中立”,但仍掩护德军撤退。9 月 5 日,苏联对保 宣战。同日,工人党政治局制订以索非亚为主要目标的武装起义计划。*祖国 阵线随即在各地组织游行示威,游击队开始解放一部分城镇。同时西部游击 队组成第一民族解放师,向索非亚进军。9 月 8 比苏军自罗马尼亚进入保境, 沿途未遇抵抗。翌日,集中在索非亚的游击队和战斗小组,会同转向人民的 军队举行武装起义,迅速占领重要据点,逮捕反动政府成员,并建立以格奥 尔基耶夫为首的祖国阵线政府,起义取得全面胜利。′卡.卡*晓?税^惘? -最′新*漳+劫,庚*芯?筷?
九国公约 全名《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瓜分和奴役中国的条约,为 *华盛顿体系的组成部分之 一。1922 年 2 月 6 日由美、英、法、意、日、荷、比、葡户在华盛顿会者上 签订。声称要“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在中国“发 展并维持一有力而巩固之政府”;同时强调“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 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以及“中国之门户开放”。
九·一八事变 也称“柳条湖事变”、“满洲事变”。日本大规模武装 侵略中国东北事件。1931 年 9 月 18 日晚 10 时许,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 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村附近一段铁轨,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 备队,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同时在辽宁、吉 林各地发动进攻。,精¢武/暁`税¢网, *冕?费\阅.毒*东北军爱国官兵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杏起抵抗,但蒋介石采 取不抵抗政策,命令东北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10 余万东北军遂 不战而溃。19 日关东军侵占沈阳、鞍山、海城、开原、铁岭、抚顺、四平街、 长春、宽城子、营口、安东、本溪等重要城市。21 日*朝鲜军第三十九旅团 进入东北,分向辽宁、吉林各地进击,一周之内,辽、吉两省基本丢失。随 后,又向黑龙江进犯。1932 年 1 月 3 日占锦州,2 月 5 日陷哈尔滨。至此 4 个月零 18 天,东北三省全境沦陷。事变中,日军烧杀抢掠,中国公私则产损 失达 200 亿元。”这次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实施“大陆政策”、妄图吞 并中国的重要步骤,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原地的形成。
九二式机枪 日本重机枪。1932 年(即日皇纪元 2592 年)制成,故名。 口径 7.7 毫米,弹药可与九九式步枪通用,射速每分钟 450 发,全重 55.8 公斤,命中精度较高,枪架稳定性较好。
九七式坦克 日本中型坦克。1937 年(即日皇纪元 2597 年)制成,故 名。战斗全重 15.4 吨,最大装甲厚度 47 毫米,装备 1 门 57 毫米火炮(1 个 基数弹药量 80 发)和 2 挺 7.7 毫米机枪,最大时速 40 公里,最大行程 160 公里,乘员 5 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制成’1944 年共生产 150 辆。
九九式步枪 日本步枪。1939 年(即日皇纪元 2599 年)在三八式步枪 基础上改进制成,故名。枪长 1.12 米,重 3.73 公斤,口径 7.7 毫米,可卸 弹匣装弹 5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