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惠(1881—1958)中国法学家、外交家。?零+点·墈·书· `已*发.布′醉,欣·彰*洁.字亮畴。天津北洋大学法 科毕业,获美国那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政府司法总长、海牙常设 国际法庭法官,国民政府司法部长、司法院院长。1937 年 3 月起,任外交部 长。七七事变后,于 8 月 14 日以外交部名义发表抗日自卫声明。1941 年 4 月,改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后曾随蒋介石访问印度和出席开罗会议。 1945 年 4 月,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抗战胜利后,复任国民政府 司法院长。1949 年,经香港转赴台湾。
王建安(1907—1980)中国将领。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 面军第四军政委。1935 年参加长征。到陕北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 争爆发后,随第一二九师主力出师山西抗日前线。1938 年任八路军津浦支队 指挥,转战冀鲁豫,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副指挥兼第一 旅旅长、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鲁中军区司令员,参与创建山东抗日 根据地。多次领导军民挫败日伪军“扫荡”,巩固和发展以沂蒙山区为中心 的鲁中抗日根据地。¨狐¨恋^雯`茓+ `嶵,欣~章?踕\耕?辛+筷*抗战胜利后,曾任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八兵团司令 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沈阳、济南、福州军区副司令员。1956 年 被授予上将军衔。
王树声(1905—1974)中国将领。原名宏信。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红三十一军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1935 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 发后,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兼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 令员,转战华北抗日战场。1942 年调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4 年率部翻 越中条山,渡过黄河,进入豫西。曾任河南军区司令员,巩固和扩大中原抗 日根据地,向日伪军展开攻势作战,解放豫西大片国土。解放战争时期,曾 任中原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55 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王造时(1902—1971)中国爱国民主人士。原名雄生。早年留学美国, 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政治系教授。九·一 八事变后,发起组织上海各大学教授抗日救国会,创办《主张和批评》、《自 由言论》等刊物。\鸿*特·暁+税`惘+ !免+费*跃`独`1933 年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理事兼上海分会宣传委员, 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1935 年底参加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 年任上海 各界以及中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理事兼宣传部长,同年 11 月与沈钓 儒、邹韬奋等被国民政府逮捕,为“七君子”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 1938 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 年在江西创办《前方日报》,宣传抗日救 国,推进民主宪政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复旦大学教授、上海 市政协常委。
王陵基(1883—1967)中国将领。号方舟。四川武备学堂速成班毕业, 转赴日本留学。曾任川军第二十一军师长兼重庆卫戍司令,1927 年在重庆制 造“三·三一惨案”,镇压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政府第三十集 团军总司令兼第七十二军军长,率部出川抗日,参加湘赣方面的作战。1939 年 10 月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率部驻防修水。参加长沙保卫战。同年升为 中将。1940 年授中将加上将衔。日本投降后,升上将。曾任第七绥靖区司令 官、四川省政府主席,1949 年 12 月下旬在西南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 1964 年 12 月获特赦释放。
王铭章(1893—1938)中国将领。号之中。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 任川军旅长,1936 年授中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战区第二十二集团 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奉命出川抗日,转战于晋、鲁、律浦北段一 带。1938 年春参加台儿庄战役,率部驻守膝县,担负津浦路北段保卫徐州的 第一线防务,3 月 15 日,日军矾谷第十师团进攻膝县时,据城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