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捷克斯洛伐克总统(1935—1938, 1946—1948)。就读于布拉格和巴黎等地的大学,后在布拉格大学任教。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复国运动。1918 年起历任外交部长、总理,参加凡尔 赛和会,接近英、法,倡导建立小协约国。希特动上台后,支持欧洲集体安 全体系。1934 年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并于次年签订《苏捷互助条约》。1935 年底出任总统。苏台德危机时,未敢发动人民抗德,疑惧苏联,屈服于英、 法压力于 1938 年 9 月签署《慕尼黑协定》,遂辞去总统职,并流亡国外。第 二次世界大战贝奈斯爆发后,在法国建立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筹组军 队。1940 年法国沦亡后避难伦敦,任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首脑,支持同盟 国,抗击德、意。1942 年拒绝波兰流亡政府成立两国联邦的建议。1943 年底 赴莫斯科签订《捷苏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1945 年 3 月在各派爱国 力量的推动下,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共同组成捷克 斯洛伐克民族阵线,4 月任民族阵线政府首脑。战后,1946 年当选为捷克斯 洛伐克共和国总统。1948 年下野。著有《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战时回 忆录》等。
贝格尔(GottlobBerger,1896—1975)德国党卫队高级官员。早年任 体育教练,二十年代加入冲锋队。1935 年加入党工队。1938 年任党卫队中央 技术管理局补充处处长,负责招收新队员,并参与组建和扩大武装党卫队。 1940 年任党卫队中央技术管理局局长,获党卫队地区总队长衔(相当于中 将)。翌年任希姆莱的党卫队军事事务参谋长和党卫队办公厅主任。1942 年 7 月起任希姆莱与德国东方占领区事务部之间的联络官。1943 年 8 月任国会 议员。同年任德意志-克罗地亚协会和德意志-佛兰芒研究会主席。1944 年 8 月在斯洛伐克境内指挥作战,同年 10 月任战俘管理总监,大肆血腥屠杀。战 后 1949 年 4 月被纽伦堡美国军事法庭判处 25 年徒刑。1951 年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