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要领导人。字润之。1920 年在长沙创建共产主义小组。次年出席中国共产党“一大”。1923 年当选为 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局成员,参与领导和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1927 年大革 命失败后,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创建了第 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思想。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他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同年 12 月,在*瓦窑堡会议后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毛泽东义的策略》,系 统地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主 持中共中央制定正确方针,推动了亭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形成,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 年七七事变后,发表了《反对日本 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阐明中共关于动员全国军民实行坚决抗战的方 针,并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8 月,主持*洛川会议,提出《抗日救国十 大纲领》,并当选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此后,领导八路军、新 四军挺进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1933 年 5、6 月,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论述了游击战争的 战略地位,阐明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同年 9—11 月,主持中共中央六届六 中全会,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与会议结论,总结了抗战十五个月的 基本经验,指出要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强调坚持统一战线中 的独立自主原则,批判和纠正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此后,以他为首 的中共中央克服困难,领导敌后抗日军民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 派制造的反共磨擦,巩固和扩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从 1942 年起,领导全党 开展整风运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1943 年 3 月,当选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