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年起为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苏德战争爆发后,任苏联疏散委员会 主席,后任苏联后撤委员会主席,参与组织和领导战时经济。1944 年出任苏 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第一副主席、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战争 期间任调查和审判法西斯德国侵略者罪行非常委员会主席。战后历任苏联最 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世界工会联合会副主席、 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和苏共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职。
币原喜重郎(1872—1951)日本外交大臣(1924—1927、1929—1931)。 1895 年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翌年入外务省。历任外务省调查局长,驻英、美 大使馆参赞,驻荷公使。1921 年为出席华盛顿会议的全权代表。1924 年起, 历任多届内阁的外务大臣。推行较温和的对外扩张政策,恢复与苏联的外交 关系,签署《伦敦海军裁军条约》,提倡与英美协调,不干涉中国内政等, 史称“币原外交”。但遭军部反对,被非难为“软弱外交”。1930 年 11 月 滨口雄幸遇刺后,一度代理首相职务。1931 年底退出政界,后专事编纂《日 本外交史》。战后 1945 年 10 月继东久选宫内阁之后组阁,参与起草天皇的 《人间宣言》和修改宪法。1946 年 4 月任日本进步党总裁,同年 5 月任第一 届吉田茂内阁国务大臣。1947 年任民主党名誉总裁。1949 年当选众者院议 长。著有《外交五十年》。
爪哇战役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荷属东印度群岛战役的主要进攻战 役。1942 年 1 月 20 日,日本南方军向第十六军(司令官今村均中将)下达 进攻爪哇岛的作战命令。2 月初,日军连续空袭爪哇岛的荷英澳联军空军基 地获得成功,并在*爪哇海海战中歼灭美英荷澳联合舰队,掌握了制海和制空 权。同时,还攻占了荷属婆罗洲、苏门答腊、苏拉威西等岛屿,形成对爪哇 岛的包围。3 月 1 日,日第十六军主力,及从菲律宾调来的第四十八师团等 部在爪哇岛东、西、北三面登陆,粉碎荷英澳部队约 3.2 万余人的抵抗,并 迫使巴达维亚、泅水、万隆等地的荷兰守军投降。3 月 12 日荷兰总督正式投 降,残余的美英部队 1.1 万人也被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