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和高射机枪 1 挺, 舱员 20 人。可利用铁路在各不同海区作整体陆上运输。
M-30 式榴弹炮 苏德战争期间苏联主要榴弹炮之一。1938 年制成并装 备部队(师属炮兵)。口径 122 毫米,弹重 21.8 公斤,弹丸初速每秒 515 米,最大射程 11.8 公里,最大射速每分钟 5—6 发,战斗全重 2450 公斤。
M-42 式反坦克炮 苏德战争中后期苏联主要反坦克加农炮之一。1942 年制成并装备部队(营属炮兵)。口径 45 毫米,弹重 1.4 公斤,弹丸初速每 秒 870 米,直射距离 900 米,在 500 米距离上命中角 90°时穿甲力为 61 毫 米(一说 70 毫米),最大射速每分钟 15—20 发,战斗全重 625 公斤。其特 点是比原 1937 年式同类加衣炮,穿甲力增加近三分之一。
Mлг-3 型歼击机 即“米格-3 型歼击机”。苏德战争期间苏联主要 歼击机之一。1940 年由米高扬和古列维奇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其前身为同 年制成的Миг-1 型,Миг-3 型歼击机经改进(加强火力和增加飞行距 离)而成,为当时苏联速度最快的单座高空歼击机。装有 1 台 1350(一说 1200) 马力活塞式发动机,在 7000—8000 米高度时速 640 公里(战时其改进型Ми г-7 达 690 公里),最大航程 1250(一说 1000)公里,装备 7.62 毫米机枪 2 挺、12.7 毫米机枪 1 挺,可携炸弹 200 公斤。战前和战时共生产 5753 架。
МП-20 式加榴炮 苏德战争中苏联主要加农-榴弹炮之一。1937 年制 成并装备部队(军属炮兵)。口径 152 毫米,弹重 43.6 公斤,弹丸初速每秒 655 米,最大射程 17.4 公里,最大射速每分钟 3—4 发,战斗全重 7270 公斤。
Пе-2 型轰炸机 即“佩-2 型轰作机”。苏德战争期间苏联主要俯冲 轰炸机。1940 年由*佩特利亚科夫研制成功。翌年开始装备部队,至苏德战 争爆发时有 453 架。战时共生产 1.1 万架。机组乘员 3 人,装有 2 台 1100(一 说 1260)马力活塞式发动机,最大时速 540 公里,最大航程 1200(一说 1100) 公里,其改进型增至 1315 公里,装备 7.62 毫米枫枪 4 挺(其改进型装备 12.7 毫米机枪 3 挺 7.62 毫米机枪 2 挺),能携炸弹 600—1000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