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猴 > 大纵深战役理论 > 第24章完结

第24章完结

在西班牙战争及我国向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实施解放进军之后,红军甚至解散了机械化军这种大纵深战役的地面主要突击力量,停止发展轰炸航空兵这种空中主要突击力量。`h/u~l¨i*a!n^b!o′o-k?.^c+o_m-这些错误举措使大纵深战役丧失了赖以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解散机械化兵团给军队带来了巨大危害。

上述种种情况不可能不影响我军理论观点的发展。创造性的主动精神暂时受到了严重制约。在军事思想中播下了怀疑的种子,对于已经叩击历史之门的大纵深战役理论,不是进行深化和发展,而是开始悄悄地加以否定。

这当然不能不在年轻指挥人员的思想中引起明显的分歧。他们在1937年后被提拔到高级领导岗位,要在1941年承受法西斯德军统帅部恰恰按照大纵深战役样式实施的头几次突击。这些年轻、忠诚、勇敢的指挥员在战争初期突然被卷进战争旋涡,他们之所以不能在其中正确行动,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他们不得不应付的大纵深战役的新特点。

总而言之,1937—1938年我国军事理论发展明显偏离了正确路线,这种偏离导致这一领域出现明显的停滞不前和无所适从的情况。-比·奇?中-蚊-枉? /蕪,错.内\容`虽然这一反复也留下了严重后果,但是它只是暂时的现象。

新的高潮

个人迷信不可能阻挡苏联军事理论总的发展进程。早在1939年,军事理论思想就在考虑现实军事事件经验的同时,迈出了新的发展步伐。诚然,西方“奇怪的战争”①和1939年冬季的苏芬战争暂时掩盖了大规模现代战争的真正样式,甚至可能把人们引入歧途。马奇诺防线仍然是神圣的,而且不可避免地决定了战争的阵地战性质。芬兰的战争似乎再次肯定了这点。

①指1939年9月3日—1940年5月10日英国和法国与法西斯德国消极作战阶段。德国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后,根据条约负有援助波兰义务的英法两国虽然占有兵力兵器优势,却不愿对德军采取积极行动,其中法军刚取得一点进展即退回马奇诺防线防守。·比?奇¢中\文.徃/ ^勉¨沸¢跃/黩,孤立无援的波兰被打败后,战场出现暂时的沉寂。尔后德军集中力量,于1940年5月击溃了英法同盟。——译者注

因此,大纵深战役样式实际上仍然没有被采用。1939年9月爆发的德波战争,是新的大纵深作战样式第一次在实战中得到应用。当然,这只是一个独立的战局,从其中引出的结论不可能具有终极意义。①但是半年以后,西方战事开始剧烈,这些战事完全显示了大规模现代欧洲战争的高水平大纵深战役的特点。

①1939年德波战局中具有很多有利于实施大纵深战役的特殊条件。德军展开一开始就对波兰形成了包围态势;波兰战区没有进行工事构筑,从而为机动提供了充分的自由;正面不是绵亘的;德军在兵力和技术兵器上占很大优势,而且完全掌握制空权。——作者注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波兰和法国的头几次战事就已表明,苏联军事理论思想走过的道路是正确的,它对现代战役大纵深样式的研究也是正确的。不过,这些战事鲜明体现的机动性和前所未见的大纵深,超出了所有最乐观的估计。1939年的波兰战局和1940年的法国战局展现了现代战争初期的新特点。这些战局表明,军事行动以事先集中的武装力量主力入侵为开端。这就使战争初期具有突然爆发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的景象,要求从战略观点角度去研究这些战役。在此条件下,战役法不仅与战略紧密相连,而且与其有机地融为一体。

但是,我军战役法在很大程度上囿于自己的圈子,而战争的战略领域,很遗憾,基本上游离于军事理论研究之外。没有对研究战争初期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我西部战区没有做出必不可少的全部理论性结论。这是我国军事理论不可否认的缺陷,它自然在1941年战争初期产生了影响。

战前的最后几年,总参谋部军事学院继续对战役样式和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基本上是在战役范畴,脱离战争初期可能出现的战略情况。不过,在当时战事的影响下,军事理论思想研究也有一些进展。第一,对机动战役的研究占据了比原先大得多的位置。第二,战役防御问题引起了普遍的重视。毕业后留在学院工作的年轻指挥员给创造性的工作带来了新气象。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