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正是因为德国是拥有最发达化学工业的国家。新的发明(合成氮)及通过工业把发明变成产品的能力,创造了崭新的条件,使德国在被完全封锁的条件下减轻了原料的困难。德国虽然劳动力不足,但由于早在战前就依靠化学工业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所以能够忍受连续四年的严重饥饿封锁,尽管当时各化学工厂还收到了生产炸药的补充任务。
现在,德国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在最近几年将农作物产量提高到能够完全保障国家内需的水平——化学工业又要再次完成这一任务。正是化学工业在战时一再找到摆脱某种原料不足困境的出路,其方法是制造这些原料(金属、橡胶、火药、炸药、织物和粮食等)的代用品。
对国民经济化学化问题重要性的充分认识,促使所有国家在战后最大限度地发展化学工业。现在,这不仅是发展化学工业的问题,而且是借助于化学以最现代化、最适当的原则组织一切生产的问题。“新化学制造了大量不久前还不为人知的产品,如人造纤维、人造石油、人造皮革、人造橡胶、塑料、鞣质材料、轻合金,等等,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将引起工业经济的革命,根本改变相应天然原料在国际市场的行情。更多的经济成就将使利用一切废料,即尚未受到重视和暂时没有派上用场的原料成为可能。”(引自《化学家们致苏联人民委员会①主席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