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众多的敌军实施坚决的打击,显然必须投入同样强大甚至更强大的兵力,而这将导致突击正面增大。我们设想一支由100个师编成的军队准备对敌人实施坚决的打击。再设想它拨出60个师实施主要突击,用剩下的40个师实施辅助作战行动(牵制),而在运动战中,突击师的进攻正面为2公里。那样,我们将看到主要突击正面等于120公里,也就是说,突击不是对着一个点,而是对着很宽的正面。而法国人几乎在整个阵地战期间都选择狭窄的突破地段,遵循产生于拿破仑时代突破样式的老传统,这些传统要求打击一个点,并为此集中大量集团军对着这个点。但是,在拿破仑进行的交战中管用的经验,在帝国主义战争条件下变成了完全不可靠甚至抱残守缺的东西,因为在拿破仑进行的交战中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看不到超过10万人的集团军,装备的武器也不具备足够的远战性。法国人选择狭窄的突破正面,把强大的梯队一个挨着一个地堆在一起。这种梯次配置的结果,使德国人总是来得及封闭被打开的缺口,不仅不让法军第二梯队、而且不让其第一梯队向自己后方的纵深突破。因此,虽然法军指挥官通常拥有总的兵力优势,却无法在组织突破时利用这些优势,为实施防御创造有利条件。而为了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对敌人实施真正具有决定性的打击,必须在宽正面上将这些兵力投入战斗,也就是按旧理论的说法把他们“撒开”。为了使敌人大部分兵力、无论如何也要使其相当多的兵力遭到杀伤,也为了有可能将更多的压倒性的兵力投入战斗,必须建立宽大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