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猴 > 大纵深战役理论 > 第66章完结

第66章完结

在这种编组中,行军队形的长径在移动正面不变时可达65—70公里。′m¨z!j+g?y¢n′y,.?c*o′m`自然,如果在一条道路上行进的军队有如此大的行军长径,那就根本谈不上他们同时开进的问题(无论昼间或夜间)。不同的梯队要在不同的昼夜时间移动。距敌人最近的部队(各先头师及与其一起开进或在其后跟进的补加炮兵)主要在夜间移动。师属和军属后勤主要在上午移动。第二梯队师则或者在下午移动,或者在夜间和各先头师同时移动。这样,50—70公里的行军队形长径并不意味着,上述长径的各个军队纵队会同时出现在行进道路上。这50—70公里只表示全军梯次配置的长径。同时移动的纵队,长径要小得多。

军的梯次配置长径为50—70公里,应该认为是正常的,因为军队后勤也恰恰希望保持这样的长径(2.5个行程)。尽管如此,要使这样多的军队移动避开空中观察仍然很困难。在一切情况下,都可通过有组织的措施(在昼夜不同时间行进、充分利用夜暗时间),使空中侦察无法察明这种移动的规模。但是,长径大的军队纵队无疑将成为敌轰炸航空兵的突击目标(如果他们有轰炸航空兵的话)。因此,要特别重视昼间移动的纵队及军队宿营地域的对空防御。~墈^书~屋\ ?勉+废′粤′黩^军属高射兵器只够同时掩护正面和纵深各为10公里的地区。

如果由队属高射机枪和配备专用炮架的野战火炮承担(夜间行军后)军队宿营地域的对空防御,那么,高射兵器只够掩护师前送环节与军前送环节的接合部(辎重队昼间最大集结地域)。第二梯队各师及其后勤的移动,以及集团军后勤的移动,都要由补加高射兵器掩护。这些高射兵器的数量,每次都应取决于作战地区的特点、敌航空兵的积极性。通常要求再给最重要的和开阔的行进道路各派去一个高射炮兵营。

对于终点卸载站和分配站地域,要以半移动高射炮兵加以掩护。至于歼击航空兵,由于战役持续时间长,所以即便在一个集团军编有4个大队的情况下,其可能受领的任务,也只是在一定的时段,掩护某些没有其他兵器保障的纵队或纵队群通过的少量地区。

在大部分于昼间进行的直接展开时节,歼击航空兵应以全部力量掩护集团军的这一机动。

行军中的纵队编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两翼与友邻相接的态势中实施进攻的集团军,其各纵队先头通常要取齐。这将有助于它在全正面更迅速地接触敌人,利用兵力优势,主要依靠正面猛攻取得胜利。,零,点\看\书? ?埂·辛?罪~全^几乎只在个别军和师的范围、并且在交战开始时和进行中才有可能实施机动。在翼侧进攻的集团军,宜编成后梯阶纵队(每军错后6—8公里)。这样的队形能最有效地掩护自己的暴露翼侧和逐次包围参加作战的敌军部队的翼侧。

为了更深远和坚决地迂回敌人战役配置的翼侧,一定要在进攻的集团军外翼侧配置几个第二梯队军。

整个集团军一昼夜的行程约为15—20公里。某些纵队可达25—30公里。

我们列举的关于必须达到的正面密度和重兵集团向战场开进队形的资料,完全以现代装备和现代集团军的特点为依据和出发点。

凡是不想理解这些简单真理的集团军,凡是没有做好大兵团作战准备的集团军,都不能指望在未来战争中取得大的胜利。他们能做的事就是重复旧俄军队令人悲伤的经验。靠力量稀薄的正面和叉开的五指,不可能克服布满机枪和向大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只要进攻者面前出现敌人的新锐兵力,正面密度不够大的进攻战役就会受阻、受挫。

交战的开始与实施

司令员应该在各纵队前卫与敌人接触之前很久,就为进入交战进行最后的兵力部署。实际上,这一部署要在距敌人还有两个行程时就预先确定。司令员在此之前就应决定,需要在集团军哪一翼(或中央)使各军更集中、间隔更小,并且从此时起,应通过相应调整各军的出发时间,确定集团军的相应行军队形。司令员要决定:所属各军是将各纵队排成一线齐头并进呢,还是使行军队形向一翼成梯阶状或成楔状?从此时起,他应根据他是希望从正面实施冲击还是包围敌人翼侧,而最终确定如何使用各军。以后他将无法改变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很清楚,上述决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开战方式和集团军在交战中的兵力部署,因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