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我。’所以太上皇终身不能掌权,只能孤独地住在栎阳;临江王曾经是皇帝的嫡长太子,因为一句话的过错,被废黜于临江;又因为侵夺了一点宫垣地的小事,自杀在中尉府。为什么呢?因为治理天下,永远不可能因私废公。谚语里说:‘虽有亲父,怎知他不是老虎?虽有亲兄,怎知他不是豺狼?’现在大王名列诸侯,因为邪臣的教唆,违背法律,天子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对大王采取法律措施,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能改正错误,大王却终究不肯觉悟。假如太后立刻宫车晏驾,大王还能依靠谁呢?”
这番话情理交融,很能打动人心。梁孝王听着也哭了,向韩安国道歉道:“我立即交出他们。”随后命令公孙诡和羊胜自杀,把尸体交给汉朝使者田叔。
刘启本想严刑拷问羊胜和公孙诡,查出更多的造反事实,要两具尸体有什么用?他气得发昏,但碍于老妈的面子,不敢大肆发火,但梁王也开始害怕了,派遣自己的谋臣邹阳去长安想办法为自己缓解。
邹阳,齐国人,是个文学家,写得一手好文章、好辞赋,早年投靠过吴王刘濞,后来发现刘濞想造反,就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劝刘濞不要那么做,但是刘濞嗤之以鼻。邹阳怕将来受到连累,转而投靠梁孝王;没想到发现梁孝王也想造反,简直啼笑皆非。他想走,又舍不得梁王府中的优厚待遇,于是也拼命劝谏,却遭到羊胜、公孙诡的憎厌,梁王也因此恼怒,竟将他下狱,准备杀掉。他在狱中又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狱中上梁王书》,说自己以前的劝谏也是因为一片忠心,您不采纳就算了,何必要杀掉我。他的文辞极为优美,梁孝王是个文艺男,读得很陶醉,很感动,就把他放了,落实政策,恢复待遇。像邹阳这种人,擅长舞文弄墨,说服人显然会有一套,所以关键时候,梁孝王想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