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千户所公署。
军户的日子,光看他们家属的衣着打扮就知道,并不好过!
五六十岁的老妇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吃白饭的,学得比谁都认真。
左文康先讲解完蒲草的选材、浸泡时间等准备工作。
又给他们四到五人的学徒小组里配了一个师傅。
师傅动手,他动口。
不疾不徐的进入了正题:“
鞋底最好编两层才不硌脚......编鞋面的时候要选最细密的蒲草茎......”
但凡有点编织底子的,学这个是真不费劲。
师傅们放慢了一些手速,两个时辰才陆续完工。
左文康一一给这些师傅们编出来的鞋子做了点评。
看着一脸满足的军属们,他问:“你们想不想把这双鞋子卖上三五两银子?”
军属们:“师父,这鞋子只是用蒲草编的,又不是金丝线!”
左文康摇头:“现在这个模样自然是不成的,都说文人好风雅,你们知道他们以什么为雅么?”
军属们哪里知道这个,都不吭声。
左驰瑕赶紧给自家师父捧场:
“师父,我知道!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吟诗为十大雅!”
“答对了!你们但凡往鞋子上绣的图案与这些雅事沾边,草鞋的身价能成倍的增加。大家仔细看着,我先绣几株幽兰在鞋头给你们看看......”
这年头的大部分篾匠都是男人,婆子们见着一群师父都是年轻男子倒还没觉得奇怪。
眼下这个能捏针的年轻秀才,可把她们稀罕坏了!
要不是秀才公囚犯的身份,她们恨不得把人抢回去当女婿。
再看看最后绣好的成品。
军属们看得眼睛都直了:
“天呐,这几针才叫画龙点睛!”
“为甚只有文人喜爱?我要在上头绣一对胖娃娃,南河府的贵妇人都爱穿......”
第75章 投之以桃
左文康将包教包会落到了实处。
除了一些不善刺绣的,一个下午就把军属们全给教会了。
基本编织手法掌握了,想要达到师父们水准,只能多练习。
负责此事的百夫长,将师傅们夸了又夸。
未了,很是不好意思的请求道:
“左秀才,我们这些府兵们一年四季穿得最多的就是草底子麻线鞋!不知道你有没有法子为我们改良一二?我们不图精致好看,就图一个实用!”
他的语气里说不出的诚恳。
左文康对府兵们现在穿的简陋鞋子很是无感,但女尊凤朝的将军们对服饰的要求颇高。
同样的兵卒,她们脚上的麻鞋都好好多个款式。
战王打仗期间是惯爱与将士们同吃同住的,她脚上穿的麻鞋全是他的手作。
怎样做出耐穿、透气、适合长途跋涉的麻鞋。
再没有人比他更懂的!
看他的犹疑的神情,百夫长就知道他是有想法的。
赶紧承诺道,要是他的改良成功,他们卫所必有重谢。
左文康最后只能答应下来。
百夫长索性就让所有人住在了千户所公署中,派人回去给驿馆的家人们传信。
因为吕氏等人开始接客后,黄姓头目他们又有了收入。
多留一晚,就能多挣点银子。
他们决定离开甜水县之后就让流放犯们轻装上路,每日赶多几里,就能把耽搁的时间给找补回来。
甘明兰等人彻底闲了下来。
官差们自然不允许她们白日出驿站乱串门。
她就白日补觉,夜里进神木空间抓紧时间巩固五级木系异能。
在陆山县偷渡进空间的小麦,不到三个晚上就被她徒手催生了一千多斤。
异能催生的麦粒,体积都比普通小麦大上一倍,颗粒相当饱满。
就连向来只吃狗米草的阿土大王都愿意捧场吃一些,它的三十六只山耗子小弟们更是将这些大麦子当成了神仙粮食。
简简单单的麻线鞋,兵卒们笨手笨脚的学了两日才出了师。
把左文康累的喉咙红肿,嗓子沙哑说不出话来。
给他打下手搓麻绳的族人们,手心一片通红。
好在,府兵们没让他们白忙,一人给了五两银子,还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