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然不会阻拦这门好亲事。¢删\芭-看-书\王^ .勉.废′阅?黩^
闺女的脾气,她这个当娘的还是清楚一二的。
面上嘻嘻哈哈,心里比谁都有主意。
要是敢强迫她嫁一个自己不中意的,说不得就能搞出逃婚的戏码来。
离家出走的事,她又不是没干过!
更何况,甘将军去年给她送了十坛(一斤装)顶级药酒当年礼。
她才喝完两坛,生完儿子赵垚造成的一些后遗症就彻底消失不见了。
说是仙酒都不为过!
她陆续送了两个江南世家的贵夫人,如今这两个世家已经旗帜鲜明表态会支持她这个王妃。
总算是手里有了和吴越倪氏抗衡的力量。
而这些,都是甘将军送她的造化。
未来女婿有这么一个有能耐的好姐姐,那些所谓的门第啥的,真的不重要。
边城。
甘父和甘母收到甘明福和甘明兰的来信后,差点煮坏了几锅汤。
信里的内容反复看了几十遍。
字面上的意思,看懂的。
消化了一个下午也还没有消化掉。
甘父忍不住的咋舌:
“老婆子,信上提到的大儿媳可是王爷的嫡亲闺女,现在是郡主说不定不久之后就是公主,真能下嫁到咱们老甘家?不会是想招赘吧?”
甘母内心戏一点都不比甘父少,正激动呢,听老头子来了最后一句,气不打一处来:
“你个糟老头子瞎说些甚?儿子不靠谱,咱闺女总是把稳的吧?而且闺女和王妃的交情还不错,和未来儿媳妇也是一直有书信往来的。信里说的可是娶妻,娶!人家西北王府不缺儿子。”
再是公主,她的儿子都不能给人家当上门女婿。
家里有钱,子女个顶个有出息。′k!a-n!s`h′u^c_h¢i,./c+o\m¢
甘母腰杆挺得笔直。
甘父深吸一口气,“所以,咱家真的攀上一门贵亲了?”
还是贵不可言的那一种哟!
关键时刻,甘
母稳定住了情绪和大局:
“赶紧的,把家里放银票最大的那个钱匣子给挖出来,闺女不是交待了么?咱家既然是高攀了,就要倾尽所有将媳妇儿给娶回来。聘礼啥的,不要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送银票支持咱亲家公打江山!”
甘父:“......”
老婆子霸气!
居然敢称呼西北第一人是亲家公,他都有些嘴软喊不出口呢。
但论魄力,甘父丝毫不输给甘母。
不仅将自家存了几年的银票全都取了出来,甚至还写信给了闺女,还把该分给她的那一份借用了。
于是乎。
老两口在请了官媒上王府提亲的时候,就直接送给了未来儿媳妇整整二十万两银子的聘礼。
这个大手笔,把王妃姜氏都吓了好一跳。
谁家娶儿媳妇下这样的重本啊?
这可是赠与女方婚前的,从国法和民俗来讲,这就是儿媳妇今后的私产。
儿媳妇就是全留在娘家,都是没有问题的。
人家媒婆还再次表达了甘家的诚意:
能娶到郡主这样的儿媳妇,唯有倾尽家产送上聘礼才能表达出甘家的欢喜。
除了送厚实的彩礼,未来婆婆还表示,儿子媳妇今后无论是想在边城还是关西生活,都随两人的心意,他们绝不掺和。
不说王妃姜氏笑得合不拢嘴,就连一向讲究门当户对的侯夫人,都赞自家孙女好饭不怕晚,是个有福气的。
可不是有福气么?
满怀庆府打听,谁家婆婆在新婚前几年,不是逮着自己儿媳妇各种立规矩。~精¢武\晓-说-旺* ~罪*新/章.截\埂`歆!快+
越是高门,规矩越多。
前朝的那些公主们,不也得遵驸马家的习俗么?
甘家在对待这门亲事上,给予了赵染足够的体面和尊重。
都是大男大女。
亲事一定下来,很快就走上了流程。
就在甘明福得了准信,打算启程回边城举行婚礼的时候,甘露川这天来了一群故人。
打头的是一个衣着不同以往华丽,头发已花白的老妇人。
她三两步扑到甘明福身前,扯着他的衣袖就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