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妇人支起了的买卖,求的不过是总兵府的庇护。/二+叭¨墈′书?枉* /首¢发^
这有啥妨碍?
更何况,对方还许下了三成利呢。
熊老夫人不缺这点利钱,就是个热心肠。
在答应之前,还让儿子帮着调查了一下这家人的来历是否清白。
祁家的户籍早就迁到了商都。
大名府的那一段,被这一家人刻意隐瞒了。
现在的户籍上,可没那么多迁出迁入的记录,卫所相关核查的人,只能查明户籍的真伪。
自然是什么问题都看不出来!
总兵府很快就给了祁家准话。
开吧。
绣楼也好,绣纺也罢,随便开。
祁母并没有预想中的那般高兴。
绣楼买卖是送利。
想送闺女冬玉给关西总兵做妾,才符合她的利益最大化。
在见熊老夫人之前,她肚子里的说辞都练习了好多遍,但是她一直都没找到机会。
主要原因是,她在总兵府的后院见到了十几位妙龄胡女,那些胡女的长相和身段,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甩她闺女几条街。
不比不知道。
一比吓一跳。
现在是什么想法都得藏起来,心致志筹备绣楼的买卖。
不想,准备期间,在原材料上犯了难。
想要做出高档的绣品,绣品所用的丝帛和绣线都是有要求的。
绣线一般都选的是蚕丝线材质,桑蚕丝丝线光泽柔和、质地细腻。
可是祁家在来关西的路上,被难民和山匪抢了无数回,所带的丝帛和绣线基本没有剩下。
带来关西的,只有巨额银票。
整个西北的钱庄,因为西北王才得以保存。
如此一来,商户们来西北后,大额银票的兑换并未受影响。+衫_叶¨屋* _埂¨欣¢醉?全+
祁家人只能重新置办绣品所需材料。
就是找遍关西几个卫所,发现做这一行买卖的商人少得可怜。
最后得到的消息是,甘露川新城有一家卫所开的绣房里有售卖符合她家要求的材料。
还说,甘露川的丝帛与绣线与旁的地方不同,是野蚕蚕丝制品,价格异常昂贵。
老天爷,只想安心做个小买卖也绕不开甘家人?
第404章 锦与绣
甘露川蚕丝坊里精心制作的绣线,到底有多好?
祁家家主这个自诩入行四十余年,用过天下所有材质绣线的大匠师,在看到托人花了重金,从甘露川购买来的丝制绣线时,都震惊得语无伦次。
紫、红、蓝、金、银、绿、黑。
居然从七种主色系中,各自衍生出了三十几个色号来。
纯天然,没有一丝印染的痕迹和染料刺鼻的气味。
颜色的深浅,与绣线的粗细有关。
线越粗,颜色越饱满,越鲜亮。
但,这里头最粗的绣线,都比江南的绣线要细上数倍!
最细的,肉眼只看能到一抹丝状的色。
据代购者介绍,
“这种桑蚕丝绣线异常结实,十几根最粗的线交缠起来,一般人都轻易扯不断。
用这种蚕丝织出来的丝绸,轻薄得就像纱,永不褪色,据织坊的匠人吹嘘,穿这种丝绸做的衣裳,穿个十年都不会被洗破!”
十年!
这是什么样的韧性?
闻所未闻!
“但在关西的市场上,根本没看到过甘露川丝绸呀?是价格太贵了吗?哪怕百两一匹素绸,我们绣楼都愿意求购的!”
祁家家主如是说。
如果真和代购人说的这般好,她都恨不得把所有银票,全换成这样的丝绸。-叁.叶-屋_ `追.罪_芯¢章^結¢
代购者无奈摇头:“七色野蚕太稀少了,抽出来的蚕丝,全都用来织云锦了。”
“云锦?难怪了!”
无论祁家的双面绣在商都有多受人追捧,在云锦面前都是弟弟。
为甚这样说呢。
历朝历代,除了皇族和那些个世家,即使是文官武将和豪商们,都是没有资格穿云锦的。
云锦,说白了就是一种身份象征。
从织造工艺上来讲,云锦是用经线和纬线,通过高超的技艺编出整片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