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还真是为了这帮贱民而深思熟虑啊!
“爹,大王这是要,杜绝民间借贷?”青年试探问道。
“不,应该是想限制,至少不会让我们以此等方式去要挟他人。”男人冷哼一声:“秦国放贷最多的不就是朝廷、不就是大王吗?大王这是只准朝廷干,不准我们干啊!”
青年纠结了一下:“我们,要反抗吗?”
他心里有点发怵。
上个月本郡里死的那些贵族的血,现在都还能在城门口的墙壁上找到痕迹呢。
男人思考了一会,摇了摇头。
“只是断了一条财路而已,我们还可以找别的。”
……
“你看,这帮人就是这样。”
“只要没有碰到他们的底线,在强权之下,他们都会选择退让;他们习惯了高高在上,于是当寡人把一些人打入泥土里给他们当例子后,他们只会更怕死。”
王宫。
嬴政拿着最近的情报对着扶苏说着。
自从陇西郡的事发生后,那些放债的商行和他们背后的贵族都选择了沉默,只有少数一些沉不住气的人骂了陇西郡那个放贷的商人几句——但他知道,那些人是在指桑骂槐。
“父王,这是不是就是国师说过的,温水煮青蛙?”
“也可以这么理解。”
嬴政看着他:“你要知道,你是太子,日后会是君王,你掌握着天底下最大的权力,你可以对臣子宽容、但不能放纵,你给他们的才是他们能拿的!那些你没同意的,你拿回来是天经地义!”
以前的秦国,最主要的是攻略六国。
那时候,主要矛盾是秦国与六国的矛盾。
而现在的秦国,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想解放民力的秦王、与想攫取私利的传统贵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间寒门、商人等力量的崛起而愈发激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相比之下,与五国的矛盾反倒成了次要矛盾。
虽然李缘没有明说过,但嬴政心里大概猜得到。
等社会继续发展下去,那时候的主要矛盾就会变成百姓与商人、地主等既得利益阶级之间的矛盾。
君王若想保证国家安定,就必须稳住大多数人——也就是最多的底层百姓。
所以嬴政知道,恐怕从此以后,王族与其他传统贵族之间的矛盾永远不可调和。
因为一方是国家之主,他们在乎国家安定。
另一方不在乎,大不了改朝换代他们继续过日子。
“寡人现在说的这些你可能理解不了。”嬴政说:“但是你要永远牢记,身为君王,维持住秦国才是你最大的任务,而维持住了百姓安定就是维持住了秦国。”
扶苏思考了一下:“所以,现在这些人是在迫害百姓?父王才要对付他们?”
“不错。”
扶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现在的见识和阅历还无法让他理解这些。
又教了扶苏一些东西,嬴政便让他去王后那了;作为秦国的继承人,扶苏的功课其实是极重的,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一直以来,华夏的精英阶层都对教育极其看重,古时的贵族子弟们或许个人性格有缺陷,但要学的着实不少。
到了后来,红色王朝将教育普及,让更多的百姓见识到了教育需要吃多少苦。
但吃学习的苦,总比吃社会的苦要值得些。
没多久,韩非来了。
“大王,法律已制定好。”
嬴政接了过来,虽然知道韩非制定的法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为完整的,但他还是一条条的仔细查看。
这是一部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不仅规定了最高利息不能超过朝廷利率的一倍,更规定了利息金额上限不能大于本金,以及到期必须结清不得延误等等一系列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公平——这些是韩非带着刑部官员和吕不韦讨论了好几天后才写出来的,甚至还去民间实地考察了一些案例,如果有人还能找到漏洞,那韩非估计要亲自上门‘请人’了。
或许让李缘来看,这部法显得有些宽松了。
但嬴政知道,这对于当下的秦国来说,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只是当看到处罚条例时,嬴政觉得有些不合适。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