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被判处 30 年监禁。
巴斯汀(JulesBastin,1889—1944)比利时军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 战。1939 年获上校衔,1940 年 5 月指挥骑兵部队,抵抗入侵的德军。比利时 沦亡后,投身抵抗运动,加入*克拉塞尔组建的比利时军团,后与*皮尔共同 成为其领导人。1942 年底被比利时流亡政府任命为国内武装抵抗力量总指 挥。1943 年两次被捕,后在格罗斯-罗森集中营被杀害。战后被追授将军衔。
巴斯蒂(PaulBastid,1892—1974)法国抵抗运动活动家。法兰西学院 院士。激进党人。1924 年起为议员。曾任工商部长。1940 年 6 月赴阿尔及尔 参加抗战。后返回本土,在里昂组织抵抗运动。1942 年初发表反对维希政府 的宣言。同年夏,与自由法国建立联系,并受穆兰委托,发起建立抵抗运动 的第一个中央咨询机构——总调研委员会。1943 年任民族抵抗委员会委员、 临时咨询议会议员。战后复当选为议员。
巴鲁克(BernardMannesBaruch,1870—1965)美国金融家。第一次世 界大战时期任战时工业局局长。1919 年出席巴黎和会。三十年代对纳粹德国 持反对态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罗斯福总统的私人顾问,协助主持战时 经济动员工作。1939 年拟就全面经济动员和由国家控制战时经济的《工业动 员方案》,未被采纳。曾多次作为启统特使到英国等地执行外交使命。战后 任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代表。1946 年提出对原子能实行国际控制的《巴鲁 克计划》。著有《战争中的美国工业》等。
巴巴罗萨(Barbarossa)法西斯德国侵苏战争计划的代号。1940 年 12 月 18 日,由*希特勒第二十一号指令批准下达。广义上还包括 1941 年 1 月 31 日颁布的关于陆军战略集中和展开的指令等计划文件。从 1940 年 7 月 21 日开始制订,曾用*弗里茨等代号,批准后改用现名,计划规定,在对英战争 结束前以一次快速战局击溃苏联。具体军事行动分为 3 个阶段:首先在边境 地区粉碎苏军主力,阻止其向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以东撤退;继而乘胜攻 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和中央工业区及顿巴斯等战略要地;最后前出至阿尔汉 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阿阿线)。预定出动 190 个师,投 入空军力量的三分之二,并以海军相配合。陆军编为 3 个集团军群:中央集 团军群以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为主突方向;北方集团军群以列宁格勒为主突 方向;南方集团军群以基辅为主突方向,分别在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和 乌克兰地区同时发起攻势。计划设想以突然密集使用大量飞机、坦克的“闪 击”方式达成初期战役企图和既定军事政治目标。进攻日期定在 1941 年 5 月 15 日,后因*巴尔干之战的影响而推迟至同年 6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