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每一日对粮秣的需要量都一样。*欣/捖¢ \ ?榊/戦+ \已^发?布\最+新?蟑+結-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由5个步兵军编成的集团军的需要量等于4列火车。在集团军得到战略骑兵配属的情况下,每昼夜的需要量增至4.5—5列火车。对油料的需要量较少:包括航空兵和汽车的需要量在内,一昼夜用一列火车即可满足。
确定每日对弹药的需要量则要困难得多,因为对于纵深大、时间长的战役,不可能预见到每一日的战斗行动性质。于是需要进行另外一种计算。
为整个集团军确定的完整紧张战斗日弹药全额标准,可能只在进行决定性战役期间需要,这种战役的持续时间和初始战役一样,可能达5—6日。在其他日子,甚至在过渡性战役期间,对弹药的需要量将少于为紧张战斗日规定的标准。根据战斗行动特点(敌人的顽强性、初始战役的结果、防御预备队到达的速度),可以认为各战斗日的弹药需要量为紧张战斗日普遍标准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其他日子的需要量可能不超过上述标准的八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如果以总共持续一个月的若干个连续实施的战役为例,那么根据上面指出的原始数据,对弹药的需要量(弹药总预算)可以用下列数字表示。¢微·趣~暁~税- ^追·蕞¢新_璋.节?持续时间各为5—6日的初始战役和决定性战役各需要4—5个弹药基数。在剩余的18—20日中,约有6—10日是战斗日。如果以每日消耗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基数计算,那么我们可看到还需要3—6个基数。剩余的10—12非战斗日还需要1—2个基数。总计在一个月中,应该至少供应12个、最多供应18个、平均供应15个弹药基数。在决定性战役开始前,应在军队浅近纵深至少保持4—5个弹药基数。如果说初始战役所必需的5个左右弹药基数可以在战斗行动开始之前送达,那么从初始战役结束之日起,就应每日前送约三分之一战斗基数,每昼夜需要6列运送弹药的列车。这样,集团军为前送粮秣、油料和弹药每昼夜需11列车(4列粮秣、6列炮弹、1列油料和其他物资)。再加上1—2列后送重伤员的卫生列车(轻伤员由临时卫生列车运送)和1—2列满足其他各种偶然需要的列车,我们可看到每日需要13—16列火车。
上面指出的战斗行动特点,包括战斗日为数众多,弹药消耗量巨大,进攻军队作战十分紧张,还将导致人员遭到巨大损失。*幻!想?姬/ +免^肺!跃^渎·我们在上一章判断,进行一次初始战役,可能使第一梯队师损失人员20%。
为了进行还需要大约11—16个战斗日的连续实施的战役,应该认为集团军各部队还将损失不少于20—30%的战斗人员,也就是每个军需补充10000—15000名兵员,包括补充补加炮兵的兵员。这一损失数字中的大约一半,是在与已经变更部署的敌人进行最后厮杀前的战斗行动中产生的。这样,如果各师在初始战役中遭到的损失没有就地,即该战役结束后立即得到补充,那么在决定性战役开始前,军队缺额将达到10—15%。如果初始战役中的损失仍然没有得到补充,那么在决定性战役开始前,人员缺额将增至27—35%。如此大的缺额比例将使军队的战斗力大大降低,以这样的军队进入决定性战役将冒极大危险。相当大比例的师可能变得毫无战斗力。
连续实施战役的规模
连续实施战役的规模(纵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修复铁路的速度和在前送土路行驶的交通工具的性质(汽车还是骡马)。我们在上面确定了辖5个步兵军(加强补加炮兵)的突击集团军每日(正常)前送量为13—16列火车,这里完全没有算上前送补充兵员的数量。如果加上补充列车(每昼夜不少于3列)、生活管理列车(1列)和必需的备用列车(3—4对),那么一个突击集团军所依靠的铁路的最大通行能力应为每昼夜20—24对列车,而根据我们现有实际条件修复的单线铁路最大通行能力不超过15—17对列车。由此可得出结论,当前单线铁路只可承运由不超过3个步兵军编成的集团军或遂行辅助任务的集团军。这些集团军在持久战役中的日需要量为10—13对列车,而更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