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后家不置《文选》。臣以为,朝廷显官,还是应以公卿子弟为之。”
当时武宗很不解,照他的想法,无论出身贵贱,取人但凭真才实学。宰相怎么如此说?
德裕并非是顽固的守旧之人,他有他的理由:
“公卿子弟自小便习举业,”--所谓“举业”,当是指“制举”之业,亦即与现实政治紧密相关的策问之类,和单以诗赋为业的“进士科”大有区别,--“因而熟悉朝廷事务,诸如台阁仪范、班行准则之类,不教而自成。寒士纵有出人之才,登第之后,始得一班一级,固不能熟悉……”
德裕怎么拿“台阁仪范”、“班行准则”来衡量人才高下?!话乍听起来有些泥古不化,其实不然。这是因为进士浮荡,不以礼俗为事,已成积习,所谓“驱驰于才气,不务以德行”,屡为有识之士所批评。所以,德裕要积极提倡天子重用讲究儒家礼法经义的公卿子弟,这才是他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