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猴 > 古典白话合集 > 百家公案 第1到10

百家公案 第1到10

“唉!国家以百姓为根本,百姓以粮食为生存的基础,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如今神明主宰一方,享受这里的祭祀,正应安定百姓居所、满足百姓温饱,为何反而成为百姓的祸害、与百姓结怨呢?每年享用童男童女的祭祀,嗜杀之心无穷;每年焚烧布帛纸钱,贪婪之心无厌。世上的赃官污吏,尚且为王法所不容;阴间的恶鬼邪神,难道天庭会轻易宽恕?希望神明悔过自新,与百姓共享和平之福;如果六欲不除,就该受到律法的惩处。前言已尽,望神明好自为之。”

包公读完祭文,将其焚于香炉中。还没等转身,顷刻间狂风大作,黑云遮蔽天空,暴雨如注。庙中火光四起,仿佛有鬼卒号叫,随从们吓得双腿发抖,脸色大变。包公神色庄重地端坐不动,忽然听到庙中神灵吟道:

“生来便聚集毒恶之气,在深山大泽中惯于潜藏踪迹。

一旦开口能吞下大象,服气三年可化解为龙。

被斩后助刘邦兴起帝业,掩埋时叔敖有阴德之功。

身长九万尺世人可知?能绕遍昆仑第一峰。”

包公听闻此诗,对其中所述之事感到惊异,心中怅然,随后返回。

第二年,包公下令禁止永州百姓前往野庙祭奠,如有违反者,将治以重罪。不久,野庙之神竟前往各个村落滋扰,百姓惶恐不安,六畜大量损耗,田禾也没有收成。百姓深受其害,于是聚集商议,联名写了状词,前往包公处告状。

,!

包公看罢状词,怒火中烧,立即唤来张龙、赵虎二人,吩咐他们在野庙四面放火焚烧。二人领命后,在庙四周堆积干柴。正要放火时,忽然西北方起风,东南方雾气弥漫,不一会儿大雨倾盆,浇灭了火焰,庙终究未能烧毁。张龙、赵虎二人惊愕半晌,急忙赶回州衙禀报。

包公听闻后,内心不为所动,叹息道:“我为官数年,一心为国为民,从未妄取百姓分毫。如今既有此妖邪作祟,我当秉持正义铲除它。”于是急忙前往城隍庙祈祷,祷词说:

“天地寂然不动,阴阳却有一定的运行规律;受到感应便会相通,鬼神也有应变的妙用。您明察万里,事事都能洞悉秋毫。至于赏善惩恶,更是您职分应当做的。永州野庙荼毒生灵,我于心不忍;永州境内百姓流离失所,您怎能心安?恳请您施展雷电之威,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那将是一州百姓的幸运,也是我包拯的幸运!”

祈祷完毕。过了三天,只见风雨大作,雷电交加,远远听到永州庙中隐隐有杀伐之声,过了一段时间才平息。此时包公率领百姓前往查看,只见野庙已被雷火烧毁,庙内有一条白蛇,长数十丈,死在那里。

从此,永州的妖怪之患平息,百姓无论老少都在道路上歌舞庆祝,说:“我们一州百姓能重获新生,实在是依赖包公的恩德啊!”至今人们对包公的赞颂仍未停止。

第二回判革猴节妇坊牌

断云:

还钗守节的行为实在值得夸赞,却因观看《西厢》而心意动摇。

包公断明这桩与猿猴相关的案件,此前的贞良形象便不复存在。

话说仁宗康定年间,东京有个叫周安的人,字以宁,家中极为富有,在京城及周边地区都很有名。他娶了汪氏为妻,夫妇二人相敬如宾,注重礼义,侍奉父母也十分孝顺。当时夫妇二人年近二十,还没有子女。因为家境富裕,也没有其他杂念,终日与汪氏享受安乐生活。

一天,周安突然得了重病,医生都无法治愈,辗转一年多,病情更加危急。周安料想自己难以康复,想到家中父母健在,又没有其他兄弟可以奉养他们终老,便忧愁落泪。汪氏问他:“贤夫如今身患重病,正应放宽心调养,不要有其他忧虑,这样疾病才能逐渐好转,不至于到危急的地步,为何如此忧虑,以至悲伤到极点呢?”

周安听了,含泪回答:“我从小读《孟子》,书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加上家中有父母,倘若我有什么不测,贤妻必然会改嫁,一定不会为我守节,父母也会失去依靠,我怎能不担忧呢?”汪氏十分悲伤地说:“你家家境富裕,这是我所希望的。我如今与你不幸没有子女,这也是前世注定的。我想,你的父母也是我的父母,倘若真有那一天,我发誓会守持节操,侍奉公婆直至他们终老,这是我的心愿。为何要怀疑我会改嫁,以致徒增悲伤呢?”

又过了一个月,周安的病情更加严重。父母都在,全家围守在他身边哭泣。周安暗自怀疑妻子难以守节,于是让人把他的好友吴姓之人叫到家中。周安对父母及妻子汪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