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径直进入瀛州城,到市西的王家店安歇。店主人周老特意来询问:“秀才要往何处去?”包拯说:“我是南方人,来此拜访亲戚。”周老问:“秀才有何亲戚在本州?”包拯回答:“是务中监酒的人。”店主人笑着对包拯说:“监酒的人最不良善,务中酿造各种酒,香桂金波这样的好酒自己饮用,酿成薄酒送给官家。往常酒一升卖三十文,卖给百姓和军人。”包拯将这些话记在心里。
次日,包拯心生一计,向周老借了一只磁盆,身上带了十八文铜钱,到务中去买酒。他径直走到阶下大声喊道:“有人在家吗?”不多时,只见监务徐温从厅上出来,听到有人买酒,便让使唤人宋真去量酒。~珊_叶?屋_ +醉_欣!蟑/节·更`鑫?哙/宋真说:“秀才再拿些钱给我,就多给你量些酒。”包拯说:“哪里还能再讨钱给你。”宋真心中不平,于是减少了酒的分量。包拯突然看到旁边有一位妇人,也拿着磁瓶来买酒,她先数了五六文钱给宋真,然后再交钱量酒。宋真很高兴,就多给妇人量了酒。
包拯问:“务中监酒的是什么人,竟敢如此无视法度,欺瞒百姓?”于是高声大骂。监酒的徐温大怒道:“这狂夫竟敢在此撒泼?”命令左右:“把他扯出去悬吊在廊下,用大棒狠狠责罚。”左右正要将包拯悬吊起来,李辛突然走到厅前说:“监酒的不认识人,这位秀才便是待制,现任瀛州节度使,怎么能将他吊打?”监务徐温听闻大惊,连忙走过来跪下谢罪。此事惊动了满城的官吏,他们急忙前来迎接包拯入衙。
,!
包拯随即唤来徐温责问:“你一斗酒卖五百文,一石酒卖五贯,为何要收取百姓这么多钱?”徐温低头无话可说。包拯下令将他监禁,然后上奏朝廷。朝廷降下敕旨,将徐温监禁,判决罢黜他现任的官职。宋真不该接受百姓的钱财,押赴法场杖杀。包拯依照朝廷旨意断案完毕,众人十分高兴。这真可为暴官污吏敲响警钟。
第三十五回鹊鸟亦知诉其冤
断云:
鹊鸟含冤竟能倾诉,渔人不善遭受笞刑。
当时灵气本无差异,千载流传包拯英明。
话说包拯担任瀛州节度使时,百姓没有私下的冤屈,盗贼也销声匿迹。读书人潜心研习诗书,农人专心耕种田地,工匠和商人也各自坚守行业。满城父老见他如此清正,作了一首赞歌:
“谷雨桑麻暗,春风桃李开。
只因民有福,除得好官来。”
当时三街六市的小孩都会唱这首歌,足见包拯的才能。
一天,包拯正在厅前判案,忽然有一只鹊鸟飞来,口中衔着纸钱,盘旋许久后放下纸钱飞走了。包拯没来得及细看,属吏们也没把这事告诉他。
又一天,包拯闲坐时,那只鹊鸟又喧闹着飞来,口衔钱纸放在阶前,哀鸣不止。包拯觉得奇怪,思索良久后心想:“这背后一定有冤枉事。”
他唤来值堂公吏夏安,吩咐道:“快跟着这只鸟,看它飞到哪里去!”夏安领命追踪,到城外十里的同福寺门外,鹊鸟停在松树下大声鸣叫。夏安回报后,包拯又让他去寺门外,爬上松树梢探个究竟。
夏安来到寺外,见松树高耸且旁无枝干,难以攀爬。他无奈之下,拿出十张贴金钱到寺里祭拜土地神,焚化金钱后,找来长梯和绳缆系在树上。夏安心惊胆战爬上树梢,只见鹊鸟哀鸣不止,巢中有两只雏鸟羽毛未全,却被小绳系在松枝上。
夏安下树后走出寺门,恰巧遇到卖鱼人郑礼。郑礼说:“你别上树取那鹊雏,羽毛没长全,腥臊难吃。之前我已上树用小绳系住,等它们长大再取来和你买酒共饮,岂不快哉?”夏安正愁没线索,听后暗自欢喜,假装答应后告别。
次日夏安回衙,将郑礼系缚鹊雏的事一一禀报。包拯差他传郑礼到案,问道:“你以卖鱼为生,为何系缚鹊雏、害物伤生?”随即让夏安押郑礼去松枝上解开雏鸟。当绳索解开时,鹊鸟立刻欢鸣起来。
夏安将郑礼押回衙门,包拯判他臀杖八十,以此警戒伤害生灵之人。由此可见,包拯的阴德能惠及鸟鹊,更何况对待百姓呢?
第三十六回孙宽谋杀董顺妇
断曰:
耍诈使奸终遭斩首,含冤老僧得以生还。
若不是包公明辨是非,怎知凶手原是孙宽。
话说东京城外三十里,有个姓董的农家,是当地大族。董家老爷子有个儿子叫董顺,原本以耕田为生,每日辛勤劳作,从早忙到晚。老爷子觉得种田太辛苦,有一天对儿子董顺说